赵海康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致脑瘫孩子家长:家有脑瘫患儿,更要积极面对

发表者:赵海康 人已读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延续,当孩子出生后家庭本该充满喜悦,但是如果出生后发现孩子不会走、不会说话、甚至瘫痪,这样的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毁灭性的。面对这样的孩子有的家长勇敢面对,给孩子更多的爱,但是又有的家长面临这样的困难退缩不能直面困难。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家庭——这对父母因为孩子患有脑瘫他们勇敢面对,用满满的爱感动着身边每一位认识他们的人。 自女儿出生6个月时被确诊为脑瘫患儿开始,李艳霞就与家人一起为女儿四处奔走,帮助她进行康复训练并以自食其力为长远目标,对女儿进行系统教育和培养,终令女儿以一张笑脸面对人生,有了自己的丈夫、儿子和一个温馨的家。

李艳霞的故事感动我们,不仅是她,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脑瘫孩子需要我们用爱来救治,还有很多的脑瘫孩子家长需要积极坚强的面对!

初为人母,女儿竟是脑瘫
她是一名脑瘫女孩的母亲。女儿6个月大时被诊断出脑瘫。医生说:“也许这个孩子一生都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瘫痪在床。”这个诊断,无异于晴天霹雳。
自打孩子被查出脑瘫,她就放弃了工作,脑子里一天到晚就只有一件事:如何能够找到办法,让女儿好起来。爱人也放弃了网球教练的工作,开始做生意,成为她们母女的幕后支撑。
治疗,从女儿1岁时就开始了。“女儿不会说话,意识却是健全的。”她教女儿说话,陪女儿接受针灸与按摩治疗,扶她学骑儿童车……她觉得:“我是母亲,我得竭尽全力照顾、帮助我的女儿,让她坚持康复训练;教育她,让她有一技之长,将来可以自食其力。”
再难,也得让孩子接触社会
“不能让女儿老是在家呆着。再难,也得让孩子接触社会。”眼见女儿已经6岁了,开始四处联络幼儿园。经历了一番碰壁、挫折之后,她终于找到了一家适合女儿的幼儿园——残疾儿童康乐园。接着就是上小学。学校一听说孩子是脑瘫患儿,都不肯接收。
终于有一个学校好说歹说答应了,但有言在先:孩子在学校发生任何意外,概与学校无关。
后来学校搬到比较远的地方,她就每天骑着自行车,陪女儿上学。女儿上课,她就在外面等着;课间操,她就拉着女儿的手到操场上活动。课间休息,她就收拾教室,擦地,擦玻璃……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保洁工作。她说:“人家能收留咱,咱得心存感激。”
读到初中后,女儿的学业有点跟不上了。打听到盲校教孩子学按摩,她又去学校跟人家软磨硬泡,请求收下女儿。结果,校长同意了。
学按摩,与女儿一起成长
后来,女儿在盲校读了中专,系统地学习中医按摩。这一回,她而成了女儿的同学——她再一次软磨硬泡,给自己弄到了一个学按摩的名额,只交学费,不要毕业证。为的是,一旦女儿从事中医按摩力不从心,她可以在一旁帮帮她。
陪伴女儿成长,她觉得再累再苦都值得。其间,她陪着女儿奔走于各种学习班,学口才、表演、声乐、英语;教她拍篮球、踢足球、滑旱冰,骑自行车……“正常孩子用六七分力,咱就用十二分力。功夫到了,咱就能掌握这些技能。”
2009年,女儿毕业了。靠其所掌握的中医按摩技艺,足以自食其力,并经营了一家按摩店。
2013年初,女儿走进婚姻殿堂。不久,她也由一位母亲晋升为一个健康聪明男孩的外婆。

这一幕幕感动的画面告诉我们,每一个脑瘫孩子其实都有幸福生活的权利,要相信他们最终也能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他们的智力不比常人低下,甚至非常聪明,他们更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拥有自己的爱好、事业及爱情,他们需要我们的尊重,他们的家庭需要我们的帮助,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治疗康复加上积极的心态,脑瘫孩子的未来也很光明!所以身为父母,应该为孩子争取这个权利,在被确诊为脑瘫后,为孩子创造幸福生活氛围,让他们更要感受周围人对他们的爱,让他们生活在幸福中,而不是歧视、抛弃、无助中!

同时,作为脑瘫孩子的家长,耐心关心和爱心必不可少,面对脑瘫孩子一颗坚强的心比什么都重要!你的心里健康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虽然孩子患有脑瘫疾病但是只要遵循正确的康复—治疗—康复理念坚持治疗,脑瘫孩子还是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同时相信每一个脑瘫孩子都能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在此我们也郑重呼吁:脑瘫孩子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温暖,希望我们携起手来:关爱脑瘫儿童,拒绝冷漠歧视!

本文是赵海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