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自冯连元主编神经内科诊疗精要线粒体细胞病-其它
四、线粒体性神经胃肠脑肌病(MNGIE)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年龄小于20岁、在5月到43岁。病程平均38岁死亡(18-53岁)。
【诊断精要】
临床特征:
1.进行性眼外肌瘫(眼睑下垂、眼外肌麻痹)、.肢体无力等肌病症状
2.周围神经病(周围神经障碍症状,可导致感觉丧失及肌肉无力)。
3胃肠病伴慢性难治性腹泻与假性肠梗阻、
4.脑病损害(脑白质营养不良)。
6.血乳酸中毒、心电图异常及脑脊液出现高蛋白
7.肌活检显示在所有三例有RRF,生化分析显示有部分COX缺陷。肌肉mtDNA的Southern分析不能显示大的缺失,其分子的缺陷仍不知。
8.头颅MRI检查证实脑白质营养不良改变。
9.肌电图出现神经原性或神经原性加肌原性损害。
10.肌纤维出现RRF和COX阴性肌纤维,部分病人出现SDH深染的肌纤维以及神经原性肌肉损害。周围神经存在轴索脱失和脱髓鞘。肠道平滑肌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内也存在大量异常线粒体。
五、Kearns-Sayre氏综合征
Kearns-Sayre氏综合征(简写为KSS)是一种极少见的疾病,属线粒体性脑肌病的范畴,是三种主要线粒体性脑肌病中的一种。几乎所有KSS的病例为散发的。在20岁前发病,有特征性的三联征。
【诊断精要】
1进行性眼外肌麻痹(PEO),一般是该疾病的初期症状
2.视网膜色素变性及下列之一:
3.心脏传导阻滞、小脑性共济失调或脑脊淮高蛋白(>100mg/dl)。
4.其它包括精神发育迟缓,听力丧失及内分泌疾患(包括短小身高)。我们的病例尚有夜间视力差及轻度智力减退,发育差,骨龄及心理年龄均小于实际年龄。
5.肌活检显示RRF和COX缺乏的纤维。
6.一些病人有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同时伴有内分泌的异常。
7.尸检发现所有病例均有脑海绵状变性,头CT显示基底节钙化,MRI检查表现为脑萎缩和双侧皮层下白质广泛的长T2信号,脑干、苍白球、丘脑和小脑高信号损害。
8.mtDNA的大段缺失。也有人介绍有2名患KSS的病人在mtDNA的区域重复。
本病预后不佳,治疗可选用辅酶Q,其可使某些心电图异常扭转,但不能使心脏传导阻滞等症扭转至正常。有人用辅酶Q10 对17例病人治疗,每天给辅酶Q10 60-150mg,结果使病人的血及脑脊液中的乳酸和脑脊液的蛋白均有所降低。
六、不完全型Kearns-Sayre 综合征(KSS- ,也称PEO)
不完全型Kearns-Sayre 综合征(KSS- ,某些学者也称PEO),发病年龄:通常为青春期或成年早期
【诊断精要】
临床特征为正规的KSS诊断所必备的条件缺少一种。不过患KSS- 的病人在稍后可发展为完全型的KSS,这使KSS和KSS- 的鉴别出现困难。与典型的KSS同样,大多数KSS- 病人也有异常的mtDNA缺失,这进一步增强的两个综合征的同一性。故PEO往往是线粒体病的一种症状,但有时则也是一种独立的病症
七、慢性进行眼外肌瘫(CPEO)
【诊断精要】
临床特征:
1.病人表现在童年或青春期有双侧对称性眼睑下垂和PEO,通常没有复视。
2.近端肢体无力是常见的特征,但不是残弱状态,大多数病人的生活相对正常。
实验室检查:
1.大约有眼肌(OM)的50%病人的肌肉存在异常的mtDNA缺失,
2.有伴mtDNA缺失的病人的肌活检均显示有RRF。而没有缺失的眼肌病的病人只有2/3有这种形态学异常。而有mtDNA缺失的大多数病人的家族史阴性,这是与其它类型OM明显的鉴别特征,如常染色体显性的PEO伴有多重缺失。
八、单纯性线粒体肌病
线粒体肌病儿童与成人均可发病,可以是一组症状,也可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主要选择性累及骨骼肌,包括肢带肌和躯干肌。
【诊断精要】
临床特征:
1.均表现为四肢肌无力,无眼外肌和其他组织器官受累的证据。
2.血清CK水平多不超过正常对照组上限的3倍。可为轻~中度增高。
3.EMG检查,大多数正常,少数表现为肌源性损害,神经源性损害。
4.肌活检查出RRF、COX缺失纤维和琥珀酸脱氢酶高反应性血管( SSV)。
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肌活检病理学观察。
本文是冯连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