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木兰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产科
什么是染色体病?
10895人已读
正常人一共有23对染色体,父亲和母亲各自通过精子和卵子遗传给孩子23条染色体,所以正常人的染色体数目是46条。其中1-22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另加两条性染色体组成了正常人,女性有2条X染色体(46,XX);男性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46,XY)。
但是,如果精子和卵子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是23条,丢失或者增加一条,或者23条染色体并不完整,某一段丢失了或增加了,就会造成染色体疾病,这种染色体病大部分不是遗传的,而是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的的疾病。
可能在受精卵细胞形成前,精子和卵子染色体异常了;也可能受精卵细胞形成后,一开始的染色体正常的,在随后的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了分离异常,发生了染色体疾病。
随着技术的发展,基因芯片、二代测序等检测染色体微小拷贝数变异的技术也开始了临床使用,使得更多的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可以进行准确诊断。这些染色体疾病涉及到染色体微小片段的丢失或者增加,造成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畸形或者出生后智力低下。
较常见的有:1p36.3微缺失综合征;22q11.2微缺失综合征;15q11.2q13微缺失综合征;7q11.23微缺失综合征等。这些微重复或者微缺失综合征通过传统的羊水细胞培养法是无法准确诊断的,需要通过基因芯片进行。在儿科专业,如果新生儿或者幼儿有发育异常,基因芯片是推荐的第一线的诊断方法。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