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俊萍 三甲
张俊萍 主任医师
山西白求恩医院 肿瘤中心

肿瘤体检误区

4588人已读

肿瘤体检科普知识问答

早期肿瘤治疗花费少,治愈率高,但早期肿瘤患者不会有任何自觉不适症状,因此肿瘤的早期发现主要靠肿瘤体检即肿瘤筛查。那么怎么能够早期发现肿瘤呢?为什么近期体检没问题,但诊断肿瘤已是晚期?肿瘤体检有用吗?这些问题成为关注自我健康及体检人群的热议焦点,在这些热议中暴露出的体检知识普及不足、肿瘤筛查科普不到位等问题,本人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下科普,希望能提高百姓的体检知识和体检意识共同促进大众健康

一、怎么能够远离肿瘤呢?

了解肿瘤相关知识,正确认识自身情况

首先要了解肿瘤相关知识和自身身体情况每种肿瘤都有其高发因素和相应高危人群,比如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宫颈HPV感染分别是原发性肝癌、宫颈癌的高危因素,长期大量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因素等等,只有知自知彼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体检方向,有效地远离肿瘤。

什么是癌症的高危人群,癌症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癌症高危人群是指一些具有致癌因素多的、癌症危险性高的人群组合根据癌症的致病因素累积而推出可能患癌症的人群。癌症高危人群包括: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明确肿瘤家族史的;有不良的生活习惯的,如吸烟、喝酒等;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如长期接触某种化学药品或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人群;有某些慢性疾病或癌前病变的人群,如残胃、黏膜白斑等;心理压力大,女性未生育等影响内分泌、免疫系统的人群等。

三、防癌体检能查出早期癌症吗?

据报道80%以上的早期癌症都可以在防癌体检当中被发现

防癌体检的大多数项目都直接、间接和癌有关,都可能有助于发现癌

在国际性早期肺癌行动计划中,筛查范围相对更大,包括年龄超过40岁,吸烟史不少于10包年,戒烟不超过15年,或有被动吸烟史、家族肿瘤病史、粉尘或辐射职业接触史的人。

四、如何选择防癌体检?

在选择体检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全面性。防癌检查并不是以项目多取胜,关键要有针对性

1、一定要针对不同人群选择体检项目

比如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一定要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的检测。再比如有某种癌症家族史的体检者,应额外增加针对该肿瘤的相关检查项目

2、不同肿瘤应选择有针对性的检查手段

甲状腺、乳腺、肝胆脾肾脏部位肿瘤用彩超筛查就是最简便经济且能发现早期癌的;对于食道、胃肠道肿瘤筛查CT、超声检查肯定不如胃肠镜来的彻底和清楚宫颈癌筛查则妇科宫颈刮是最佳选择。

3、不同脏器肿瘤筛查方法不同

一般情况下,筛查肺癌,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普通人群早期筛查最好使用数字X线摄影而不推荐使用胸透。

筛查肝癌,对高危人群建议半年进行一次AFP监测、超检查,必要时进行肝增强CT的检查。

筛查胃癌、食管癌,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筛查结直肠癌,建议筛查年龄从50岁开始,选择每年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或每5年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筛查宫颈癌,有性生活后3年应开始筛查,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宫颈涂片、HPV检查。35岁之后每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如果连续3年都没问题,可以延长检查时间,每一年半到两年检查一次。筛查乳腺癌,40岁以下的妇女可每年做一次乳腺触诊和超,40岁以上的妇女还应该每两年做一次乳腺钼靶X线检查。

五、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CEA、AFP、EB等在人体血液中出现或含量增高常常反映肿瘤存在的状况,因而被称作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可查原发性肝细胞癌、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时,常见有结肠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CA125在卵巢癌中常明显增高。每种肿瘤标志物都有特定的灵敏性,通常采用联合检查的方式,提高检查的准确性。目前使用的肿瘤标志物做不到很多患者想象的那样“一刀切”:检出来就有肿瘤,检不出来就没有肿瘤。

六、“肿瘤三项”能发现肺癌吗?

“肿瘤三项”包括CEA(癌胚抗原)定性、AFP(甲胎蛋白)定性、EB(人类疱疹病毒)三项内容。“单纯的肿瘤标志物通常不能帮助医生作出决策,只意味着有这样的可能性。”如果肿瘤标志物异常,就有可能是肿瘤的信号,但通常需要依靠影像学CT、气管镜、病理学等几方面技术的联合检查,才能进行确诊。

七、肿瘤体检正常就是进“保险箱”了吗?

肿瘤体检就是进“保险箱”了是误区。普查过后,出现可疑症状不能因为曾经体检而忽视,否则到下一次检查很可能就是肿瘤生长已到无法根治的地步,这是因为疾病是个过程,每种疾病有其窗口期或潜伏期,这一点还要引起大家注意。

本文系张俊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张俊萍
张俊萍 主任医师
山西白求恩医院 肿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