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烟,与这10余种癌症有关
烟草烟雾中含有69种已知的致癌物,这些致癌物会引发机体内关键基因突变,正常生长控制机制失调,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和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肺癌、口腔和鼻咽部恶性肿瘤、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和宫颈癌,而戒烟可以明显降低这些癌症的发病风险。此外,有证据提示吸烟还可以导致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
1.肺 癌
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肺癌。
改吸“低焦油卷烟”不能降低肺癌的风险。
戒烟可以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戒烟时间越长,肺癌的发病风险降低越多。
大约90%的男性肺癌死亡和80%的女性肺癌死亡与吸烟有关。
肺癌死亡率随吸烟量增加而递增,20支/日以下者,肺癌相对危险度为6~12,吸烟量20支/日以上者肺癌相对危险度为15~25。吸烟年龄早,时间长,吸入深度大者肺癌发病及死亡率高。
我国报道的100万35~69岁男性死者每日卷烟消耗量与相对危险度的关系,以吸卷烟<20支/日、20支/日、>20支/日为限,肺癌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08、3.59和6.92,有很强的剂量反应关系。
2.口腔及鼻咽部恶性肿瘤
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口腔和咽部恶性肿瘤。
戒烟可以降低口腔和咽部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
有证据提示吸烟可以导致鼻咽癌。
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口腔癌和咽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每日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戒烟年数的增加而减少,且任何种类的烟草制品均可引发口腔癌和咽癌。
3.喉癌
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喉癌。
戒烟可以降低喉癌的发病风险。
4.食管癌
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食管癌。
戒烟可以降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在我国79个农村县和28个城市中的6700万人口中进行的死因和吸烟关系调查结果表明,无论城市和农村地区,吸烟对食管癌死亡的相对风险度和食管癌死亡归因百分比,吸烟组均高于对照组。每日吸烟支数<10支、10支、20支,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57、1.95、3.18。每日吸烟15支以上,持续吸烟<15年、15年和35年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74、1.70、2.39。
5.胃癌
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胃癌。
大多数研究显示吸烟对发生胃癌的相对危险度在1.4~4.8之间,有随吸烟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吸烟超过40年,患胃癌的危险性将增加3.15倍。
6.肝癌
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肝癌。
35岁以上男性吸烟者的肝癌死亡率比非吸烟者高36%,归因死亡比为18%。
7.胰腺癌
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胰腺癌。
无论男女性吸烟者的胰腺癌发病率均高于肺吸烟者,分别为2~16倍不等。
8.肾癌
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肾癌。
戒烟可以降低肾癌的发病风险。
一般回顾性调查报告吸烟者肾癌的相对危险度为1.1~5.0之间,前瞻性研究结果其相对危险度1.2~3.0之间。
9.膀胱癌
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膀胱癌。
戒烟可以降低膀胱癌的发病风险。
约有40%~85%的膀胱癌的病因可以追溯到吸烟。
吸烟者患膀胱癌的危险性为不吸烟者的2~10倍。
10.宫颈癌
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宫颈癌。
戒烟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其他恶性肿瘤
有证据提示吸烟可以导致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
待进一步证据明确吸烟可以导致前列腺癌、卵巢癌和脑部恶性肿瘤。
文字来源于:爱康国宾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