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祖晓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唤醒自愈力》介绍

发表者:包祖晓 人已读

本人所著的《唤醒自愈力》已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如下:

作者提出:健康是一种综合的概念,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密切相关;对于生命体来说,“心”更加重要,疾病只是我们生命过程中积存的各种问题的一种反映;要摆脱病痛,必须从“心”入手,深入人的“存在性”方面以摆脱困境。

本书内容雅俗共赏,不仅适合慢性病患者、心理障碍患者、心身疾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阅读和使用,还可供健康保健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阅读和使用,对健康人群和高“压力”人群的修身养性也非常合适。

本书与《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是姐妹篇,内容互补而不重叠,有兴趣的读者可相互参考。

前言:

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但是,衰老、疾病和死亡却始终在不远处等着我们。不管现代医疗技术如何发达,疾病仍然是我们生活中一个不期而遇的困扰因素,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有时甚至成为威胁我们生命的可怕杀手。

人们为了能够在医疗条件好一些的医院、找医术高一点的医生就医,托朋友、找关系、送礼物,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依然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倾家荡产仍未把病治好的情况还是比比皆是。

目前的过度医疗现象、过度检查现象以及医患矛盾问题,让许多人对医院望而却步,转而求助于养生和“治未病”。一时间,“讲养生知识”、“写养生书籍”、“做健康节目”……与健康有关的活动风起云涌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虽然生活不顺利,但至少我们还拥有健康,这便是好的。

已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人是‘向死的存在’。”如果从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上述现象的背后原因可能是:在个体面对存在的既定事实时引发出来的冲突。这里的“既定事实”是指某些终极关怀、某些人之所以为人的必然特质,主要包括死亡、自由与责任、孤独和无意义。而这些必然特质会以健康焦虑、身体不适以及疾病的方式表现出来。

严复、冯友兰等哲人指出,宗教总体上说是教育教徒们如何从容面对死亡。遗憾的是,国人的宗教感相对薄弱,故中国人较之其他众多民族,对死亡高度恐惧。在我们的大众文化中,往往回避从个体性角度去讨论死亡、自由、孤独及意义问题。

作者曾经是个内科医生,由于对疾病的药物治疗不甚满意而转入精神/心理卫生领域,又在发现精神科药物和常规的心理治疗方法解决生命深层次问题的局限性之后,便一头扎进佛禅学中,发现佛禅学在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等方面与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观点是相通的,其对治病痛的方法与世界上许多疗愈方法是兼容的。

有鉴于此,作者以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为依托,在整理大量国内外文献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撰写《唤醒自愈力:用禅的智慧疗愈身心》,书中对健康、疾病与“心”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论证,结合禅学、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理论深入分析了健康和疾病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深入论述了调“心”在维护健康和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禅学知识在调“心”和疗愈方面的价值,对运用正念禅修减压和疗愈病痛的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并附典型案例;结合临床经验对疗愈身心的常用禅语、诗偈和公案进行摘录和分析。

本书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它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健康是一种综合的概念,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密切相关;对于生命体来说,“心”更加重要,疾病只是我们生命过程中积存的各种问题的一种最表象的反映;要摆脱病痛,必须从“心”入手,深入人的“存在性”方面以摆脱困境。

作者相信,如果现在所有的心理障碍患者和慢性病患者在接受现代正规医疗的同时,能运用禅学智慧去调理身心,唤醒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自愈力,那么,大部分的病情可以得到更好的改善,也可以大幅减少药物的用量和种类,甚至有些心理障碍和慢性躯体疾病可以得到消除。这样,不仅减少了病人和社会的医疗支出,更重要的是,人会变得更健康,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本书内容雅俗共赏,不仅适合慢性病患者、心理障碍患者、心身疾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阅读和使用,还可供健康保健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阅读和使用,对健康人群和高“压力”人群的修身养性也非常合适。

此外,本书与《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是姐妹篇,内容互补而不重叠,有兴趣的读者可相互参考。

后记

现代人天天讲求所谓的“生活品质”、“健康长寿”,却常常忘记“心灵品质”和“生命品质”,它包含“死亡”、“自由与责任”、“孤独”、“意义”等“存在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成长方式,也影响着我们衰老和生病的方式。

现在市面上许多关于养生保健、疾病治疗的知识和方法都停留在意识的表面层次,根本没有涉及“人”的深层次问题,用其疗愈病痛就像是隔靴搔痒。

“莫搔不痒之处。”伟大的阿道夫·迈耶如是忠告一代精神病学学生。本书即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完稿的。

如果大家能放弃对医生及药物的过度依赖,如果大家愿意放弃对生命体毫无意义的诊疗和干预;如果大家在向往不朽,希望有归属、关联和意义的同时,有勇气用禅的智慧去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自由与责任、孤独和无意义,我相信长期下来将有助于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平、改善患者的用药情况、打破趋于僵化的医疗现状。

如此,我心甚慰!

[按]如果您需了解更多关于“禅疗”知识,请阅读唤醒自愈力》《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

本文是包祖晓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