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穿活检术---抗病毒的“金指标”
有些乙肝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之前,医生会建议做“肝穿活检术”检查,第一次听说的患者,可能会心存敬畏。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这项“可怕”的检查。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是一种能直接了解组织的病理变化,做出较精确诊断的检查方法,也是肝脏疾病分类的重要依据,因而肝活检极其重要。
肝穿刺用于临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目前这项检查方便安全,成功率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前术后做好充分的准备与护理,不会加重原有肝脏的病变,不会加重病情。
肝穿活检术的步骤:
肝穿刺活检步骤是,首先要通过B超检查确认穿刺点的位置,在肝穿刺活检手术前,一般会对患者进行消毒,穿刺局部麻醉。医生通过穿刺针于B超选定的穿刺点穿透皮肤,进入肝实质后迅速拔针,整个穿刺过程只需要1-2秒。
哪些病人需要做“肝穿活检术”?
1.肝功能检查异常,性质不明者。
2.肝功能检查正常,但症状、体征明显者。
3.不明原因的肝大,门脉高压或黄疸。
4.对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类型诊断,病情追踪,疗果考核及预后的判断。
5.肝内胆汁淤积的鉴别诊断。
6.慢性肝炎的分级
7.慢性肝病的鉴别诊断。
8.肝内肿瘤的细胞学检查及进行药物治疗。
9.对不明原因的发热进行鉴别诊断。
10.肉芽肿病、结核、布鲁杆菌病、织孢浆菌病、球孢子病、梅毒等疾病的诊断。
“肝穿活检术”检查的意义
1、 明确诊断
许多临床诊断比较困难的慢性肝病,往往需要通过肝穿刺来了解病人的肝脏病变,为明确诊断提供重要的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依据。
2、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有不少慢性乙肝患者感染,乙肝病史很长,但转氨酶有的长期正常、有的反复异常、有的异常可能仅半年时间,HBVDNA阳性或阴性,这样的患者只有通过肝穿刺检查,才能发现慢性乙肝是否处于活动期,并能推断其病变的轻重程度。
乙肝患者进行肝穿刺检查是作为疗效评价的标准,治疗以后乙肝患者有没有好转,病变恢复得程度怎么样,必须要做肝组织的检查,才能准确评价。
是公认的“金标准”。
3、发现早期、静止或尚在代偿期的肝硬化
肝纤维化,在发病早期,通过血液化验、B超检查一般难以发现,但是通过肝穿刺活检术,可以对肝纤维化和早期、静止或尚在代偿期的肝硬化进行精确诊断。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