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反复腰椎穿刺还是腰大池置管引流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此外,临床还可见因脑实质内,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的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病例,称之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既往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为保守治疗,如血量较多,采用腰穿置换血性脑脊液,但腰穿需反复进行,且脑脊液引流量有限,难以快速清除脑脊液内的积血,导致治疗的烦琐,同时增加了病人的痛苦。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大大增加了引流置换的脑脊液量,从而加快了蛛网膜下腔积血的清除速度,明显减少了蛛网膜下腔血液量及脑脊液内血性物浓度,可以迅速减轻头痛、颈项强直等症状,同时可以大大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降低患者的致死、致残率。
在临床实践过程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均行腰大池引流,主要是依据患者下腔出血量而定,同事需要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不是每一位病人都有经济实力留置腰大池引流管,对于经济确实困难者,就只能是腰穿置换血性脑脊液,也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两者各有利弊,腰大池置管引流的主要风险是逆行感染,其次部分病人可出现严重的神经根痛,引流不通畅(堵管),引流量控制不理想,引流管断裂残留体内等;反复腰穿相对来说更为安全,但是反复的穿刺会加重患者的痛苦。两者的选择上我觉得应该视情况而定,对于重症的颅内感染腰大池置管则为首选,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是外科治疗感染的原则,同时避免了长期治疗过程中反复穿刺所造成的医源性损伤,定期更换敷料及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每日送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联合鞘内给药疗效还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护理得当一般很少会发生逆行感染,但是最好半个月能更换一次引流管。
本文系胡永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胡永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