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早(室性早搏)常见问题解答
室早是什么?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绝大多数人在一中都会出现。目前临床上主要将室早分为病理性室性早搏和功能性室性早搏两种。大多数单形性室早属良性心律失常,一般无致命危险,无需药物治疗。目前认为室性早搏主要是人的部分心室肌细胞兴奋性增加而致。打个比方,如下图,人的心脏无时无刻都在跳动,主要是存在一个叫“窦房结”的“发电厂”,而室早是在这个正常发电厂之外多了一个小的发电厂。虽然室早绝大多数是良性,但是有些频发室早可引起心慌、胸闷、疲劳及体力下降等明显症状,某些室早可触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室纤颤、猝死等。长期频发室性早搏还可引起左室扩大,左室功能下降,即所谓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室早的治疗
一旦发现室性早搏,应及时就医,进行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判别室早是功能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对于功能性室早,应当确信其属于良性病,一般不需治疗。早搏较多或有明显症状者应寻找并消除那些促使或加重室早的诱因,比如疲劳、抽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熬夜或失眠等。如仍有明显症状或早搏较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药物治疗,如口服倍他受体阻滞剂或者一些中药成治疗,其他抗心律失常药还可选择普罗帕酮。但是,药物治疗的疗效有限,不能根治,只是暂时缓解症状,同时,要注意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出现副作用或耐药性。如果室性早搏属于病理性,患者常常存在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等,应首先积极治疗心脏基础疾病同时对早搏进行积极治疗。
什么情况下需要行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是上世纪90年代后兴起的新技术,其特点是微创、安全,是通过外周大血管将射频消融导管送入心脏,找到引起心律失常的异常路径或异位起源点,发放射频电流将之去除,从而达到根治心律失常的目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导管消融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技术已非常成熟。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术后6至12小时即可下床活动,一般第3天即可出院。术后一般不需要休息太多天即可正常工作。
常规而言,如果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室早总数超过总心跳10%以上,即可考虑行射频消融术,这主要是因为如果早搏很少,手术操作过程难于寻找室早的起源点,手术成功率会受到影响。当然,如果病人症状严重,早搏比例稍少些也可以考虑手术。
我院已经开展此项手术近20年,由早期的单纯依靠X线指导下的传统方法发展至目前基本无X线的三维指导下的消融方法。手术的成功率也有较大提高,回顾3年来总的室早射频成功率达93%左右。
射频消融的费用
一般传统方法约3万元左右,而目前三维指导下的方法约4至5万元左右,大部分属于医保报销范围。
术后的注意事项和恢复
由于创伤小,一般术后情况,一天后即可下地活动,一周后无特殊不适的人正常工作和运动都无问题。
本文是王月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