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没那么简单----说说肾血管性高血压
说到高血压大家都熟悉,但是肾血管性高血压并不一定熟悉。当然了,说到肾血管性高血压,肯定是肾脏血管有关。下面主要从下述问题简要说明一下:
1.什么是肾血管性高血压呢?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动脉入口、主干或其主要分支狭窄,引起肾实质缺血产生的继发性高血压。
2.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多见吗?
肾血管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5%,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为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和动脉粥样硬化,此外还有一些较少见的疾病,如肾内肿瘤、囊肿、肾动脉瘤、梗塞等,这些疾病均可导致肾组织局部血液灌注减少,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引起血压升高。
3.什么情况下可能是肾血管性高血压:
(1)30岁以下或 50岁以上发生的高血压,特别是年轻且严重的高血压;
(2)恶性高血压,伴有严重的眼底改变;
(3)高血压突然发生或突然升高,无明显的家族史;
(4)进行性或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5)高血压患者经ACEI治疗后肾功能恶化;
(6)有吸烟史,伴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和周围动脉的粥样硬化性病变;
(7)严重高血压伴有低钾血症;
(8)反复发作性肺水肿;
(9)上腹部和腰部有连续性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
(10)影像学检查示双肾大小不等。
4.怎么进一步确诊呢?
(1)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和 CT 血管成像技术(CTA )
MRA 和 CTA 可以提供主动脉和肾动脉的详细信息。磁共振造影剂 (钆 )肾毒性较小,可安全应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并提供较多的血管信息。MRA和CTA 均能显示肾脏大小,解剖结构及肾小球滤过率 (GFR)。
(2)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特异性高,能显示肾动脉解剖结构、肾内血流动力学状态及肾脏大小。相对于血管内成像技术,超声能更好地显示生理学方面及其相关信息。
5.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
多数患者在肾动脉狭窄之前就存在原发性高血压和 (或 )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戒烟、降低血脂在肾血管扩张术前后均很重要。 JNC7要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研究表明,降低血脂能减轻动脉硬化 肾血管病变的患者以及合并糖尿病、高心血管病变风险的患者均可使用ACEI,以改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肾血管病变患者,应用任何降压药物均必须密切关注肾功能的变化,早期出现肾功能下降时应及时行血管成形术。
(2)血管内成形术 (PTRA)及支架术 (PTRAS) 仅一侧肾脏分泌肾素时,肾血管成形术后,血压下降率达 90%以上 。
(3)手术治疗 由于内支架术的引进,肾血管疾病的手术率明显下降。手术治疗远期血流恢复良好,但初期死亡率高,恢复慢 。
肾血管病变仅仅是全身血管病变的一部分。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必需实行个体化治疗。即使严重的肾血管疾病患者,病初的数年内,血压和肾功能可完全正常,随后可出现进展性高血压,降压药无效。充分认识疾病的发展过程,合理使用药物、选择血管扩张术的适当时机,可降低血压,从而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本文系胡永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胡永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