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嗣文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痹症染身自己医

发表者:苑嗣文 人已读

上个月(8月)24日去银川参加中华中 医药学会编辑出版分会的年会,一下飞机,顿时感觉到银川的凉爽舒适。出租车司机很健谈,也不用开空调,敞着车窗,驰骋在空旷的高速上,兜着风,很是惬意!因为济南依然炎热,恣意享受着这西北的凉风。没想到,享受过了,感到有点不舒服,赶快让司机摇起车窗玻璃,露一点小缝透风。我还以为要感冒了,回到宾馆感到身上恶寒,赶快喝了两杯热茶,发了一些汗,总算没有感冒起来。但是还是感觉比别人怕冷,以前我是很抗冻的。从银川返济后,大约是二十八九号,感觉到左下肢髋关节疼痛不适,走路倒还没问题,穿裤子、脱裤子、穿鞋、拖鞋等动作,就会感到针扎似的疼痛。我想休息几天可能会好,可是,几天过去,不仅疼痛没见轻,反而加重。夜间躺在床上翻身时就能疼醒,走路时也有点瘸。我知道,老毛病又犯了。这样疼疼叽叽拖了一周有余,实在等不得自愈,下决心吃中药。

前几天看到报纸上说,有些中医自己都不信中医。这种情况很常见,这样的中医还不少,天天给别人开中药吃,自己有个头痛脑热的,治疗时都不用中医药。你说,这样的中医可信吗?我认为,好的中医必须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有利于中医把握中医的精髓,亲身尝药验药,更能体验中医的疗效如何。

其实,我这个髋关节疼痛的毛病,回忆起来真是有年头了。小时候,大概是中小学时,髋关节也出过几次毛病,就是髋关节脱位。大约出现过2-3次,都是当地的正骨医生通过手法给整好的,立即见效。高中时候也出现过一次,去县医院的正骨科手法治疗,迅速治愈。大约2002年,有出现过一次髋关节疼痛。疼痛较为剧烈,去省中医看骨科。骨科医师建议拍骨盆部的X光线片,结果示:髋关节先天性发育不良。医生是我学兄,说你这个没有好办法治疗,只有髋关节置换。我晒笑一下,说:那你别骗我,也别吓我。这点事你让我髋关节置换!至于疼痛,他说,无能为力。没办法,当时我的医术确实还没有达到目前的水平,也认为既然先天性发育不良,中医药还能有什么办法?关键是先止痛。后来找了一个盲人推拿师(夏永超),找他推拿了一次,后来慢慢地就不痛了。当时,我老婆还说,你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你有先天性疾病,也不告诉我,你这不是欺骗行为?关键是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个毛病啊,如何告诉你?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髋关节有问题,好在小时候还没有发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需要手术治疗,是小儿骨外科的常见病。有一次与省立医院小儿骨科的王延宙主任交流,他说,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这个疾病在我的故乡鲁西南发病率最高。这与鲁西南地区的育儿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在我们老家,婴幼儿大多是睡在沙土袋里,外边用布包上,再用绳子捆上。这样子家长比较方便,每天换上两三次沙土就可以了,小孩子拉尿都在砂土中。这种沙土不是一般的土,多是黄河边的细沙,这种细沙都要过筛,有很细的萝将沙土中的大沙粒及其他的杂质去除,然后在太阳底下暴晒消毒,晒干后收起备用。用时再用锅将沙土超热,用手试一下温度,待温度适宜,将沙土厚厚的一层铺到布上,把婴幼儿放在沙土上,再用布把孩子包起来,完成!谁实话,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养育的,大多数的鲁西南的孩子也是这样养育的。当然,有的孩子睡沙袋的时间很长,有的睡沙袋的时间较短。这样子将孩子包住,孩子的双腿不能很好的活动,时间长了,双侧髋关节就会出现发育不良。现在的小孩早不用这样的土办法了,早早地就抱起来,而且将孩子的双腿分开,这样子,孩子的股骨头就能与髋臼很好的接触、摩擦,刺激髋臼的发育,也就不会出现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我的髋关节疼痛经常发作。最近的一次好像在2012年一月份,那次疼痛特别严重,以至于走路都一瘸一拐的。那时正值省政协开会,我上下班车都很不方便。原因呢?好像还是劳累兼以受寒。那时我正在练车,考驾照。每周都有两三天在财院里面的驾校练车,人又多,排队等,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有时候我就钻进旁边的锅炉房里暖和,看着该轮到我了,在跑出去钻到车上练上一遭。后来开政协会时,疼痛的没有办法。这才想起吃上几副中药如何?就立马给自己开了方子,无非就是补气活血、散寒止痛之类的。结果喝了两剂,疼痛大减。管他的髋关节发育良不良的,继续吃,连续服用7剂,疼痛完全消失,行动自如。又吃了七剂,巩固疗效。现在还记得方中含有麻黄桂枝制川乌,而且制川乌用到30g

这次疼痛发作,考虑起来仍然是因为疲劳加受凉所致。因此依然是补气活血散寒解表。本想能够自我缓解,但疼痛越来越重,只好再吃几副中药。处方如下:

先用3剂,效果明显,疼痛缓解,双下肢感到轻松。又取4剂,疼痛完全消失。服药时,感觉到舌尖微麻。三五分钟过后,全身微微汗出。该方的发汗散寒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总之,我亲身体验了中药的作用,深感确实受益于中医药。无论是否髋关节解剖是否有问题,中医处理这类痹症都要按自己的思路去辨证施治。

本文是苑嗣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