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郭红娇
郭红娇 医师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妇产科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3085人已读
1474255625.png

安阳六院妇三区

很多人搜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喂奶最好,其实最佳的喂奶时间是产后三十分钟,也就是说生产后三十分钟就可以洗洗乳头叫宝宝吃母乳啦!这时的奶水可能有些清,不是很浓,但初乳是非常有营养的,掌握的喂奶时间也要掌握正确喂奶的姿势

正确喂奶姿势:

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

即:让宝宝的胸贴紧自己的胸、宝宝的肚子贴紧自己的肚子,宝宝的下颌贴紧自己的乳房,这样吃奶宝宝才最舒服。

下面介绍几种喂奶的姿势:

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好处

1、提供足够营养

(1)母乳含有最天然的营养成分。

母乳喂养比奶粉新鲜,容易消化,任何奶粉的营养都比不上母乳。母乳蛋白质中,乳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最适合新生儿和早产儿的需要,保证氨基酸完全代谢,不至于积累过多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2)母乳成分随婴儿月龄增加而变化,以适应婴儿的需求。

母乳中所含蛋白质组成部分合理,其成分及比例还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和需要呈相应改变,与宝宝的成长同步变化,以适应宝宝不同时期的需要,是其他代乳品所无法取代的。

2、保护婴儿健康

(1)保护婴儿免受感染、腹泻、中耳炎、过敏性疾病侵袭。

母乳喂养在方法上简洁、方便、及时,奶水温度适宜,减少了细菌感染的可能。母乳能增强新生儿抗病能力,初乳和过渡乳中含有丰富的分泌型IgA,能增强新生儿呼吸道抵抗力。

母乳中溶菌素高,巨噬细胞多,可以直接灭菌。乳糖有助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生长,乳铁蛋白含量也多,能够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和活性,保护肠黏膜,使黏膜免受细菌侵犯,增强胃肠道的抵抗力。

(2)降低婴儿猝死症(SIDS)、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危险。

母乳中未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且易吸收,钙磷比例适宜,糖类以乳糖为主,有利于钙质吸收,总渗透压不高,不易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3)预防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湿疹等疾病。

(4)科预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研究表明,吃母乳的新生儿,成年以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几率,要比未吃母乳者少得多。

3、促进婴儿发育

(1)促进脑细胞和智力的发育。

母乳中,半光氨酸和氨基牛磺酸的成分都较高,有利于新生儿脑生长,促进智力发育。

(2)吸吮的运动对语言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4、利于婴儿情感

(1)母乳喂养强化母婴情感纽带。

增强母婴感情,使新生儿得到更多的母爱,增加安全感,有利于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为婴儿的情商培养奠定基础。

母乳喂养对妈妈的好处

1、促进产后恢复

(1)促进子宫恢复,减少产后出血。

(2)降低妈妈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

(3)帮助妈妈尽快恢复体型,每天消耗500卡路里。

2、增进母子感情

(1)哺乳的妈妈更自信。

(2)对妈妈与宝宝一生的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

母乳喂养对家庭的好处

1、经济:节省时间、减少支出、降低浪费。

2、方便:随时供应,省时省力,减少污染。

3、省心:母乳喂养宝宝更健康,让父母有更充足的精力应付紧张的工作,减少事假病假。

母乳喂养对社会的好处

1、母乳喂养的孩子身体素质好,不易患病,有利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2、母乳喂养的母亲对婴儿慈爱,有助于小儿智力、社交能力的发育,有助于家庭和睦、社会安定

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布置优雅,阳光充足。有条件的话,宝宝室内温度可控制在21度—24度之间,湿度为60度—65度左右。

“新生儿期”主要是指胎儿从母亲子宫内娩出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的身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发育尚未成熟,临床上一般将新生儿分为三类:

足月儿: 胎龄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的新生儿。

早产儿: 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的新生儿。

过期产儿: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因而易感染,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专家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给予指导。

温度和光线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

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的内衣(包括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由于新生儿头部散热较大,气候寒冷或室温较低时应该戴小帽子,同样要柔软舒适。

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做到勤洗勤换,通常白天要换4次以上,晚上应换2次以上,每次更换时均应清洗小屁股,并外涂适量护肤油剂;尿不湿则选择质量较好且透气性能好的,在家里时尽量用尿片,出门或睡觉时则用“尿不湿;注意尿片或尿不湿包裹不宜太紧,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2睡姿编辑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体位;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

新生儿通常每天要睡18~20个小时,但未满月的宝宝不宜长时间睡眠,家长应该每隔2~3个小时弄醒一次,以方便喂养。

侧卧特别需要注意不能一直偏左或一直偏右,要左右交替侧睡,以防出现歪脖现象。

3睡眠习惯编辑

1、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当晚上喂奶或换尿布时,不要让孩子醒透(最好处于半睡眠状态)。这样,当喂完奶或换完尿布后,会容易入睡。

2、白天不要让孩子睡得太多,白天睡多了,自然晚上就不好好睡眠了。

3、发现孩子有睡意时,及时放到婴儿床里。最好是让孩子自己入睡,如果你每次都抱着或摇着他入睡。那么每当晚上醒来时,他就会让你抱起来或摇着他才能入睡。

4、不要让婴儿含着奶嘴入睡,奶嘴是让孩子吸奶用的,不是睡觉用的,若让孩子含着奶嘴睡着了,在放到床上前,请轻轻将奶嘴抽出。

5、对4~6个月的婴儿哭闹,不要及时做出反应,等待几分钟,因为多数小孩夜间醒来几分钟后又会自然入睡。如果不停地哭闹,父母应过去安慰一下,但不要亮灯,也不应逗孩子玩、抱起来或摇晃他。如果越哭越甚,等两分钟再检查一遍,并考虑是否饿了,尿了,有没有发烧等病兆。

6、让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会变得贪玩而不愿入睡,尤其是在哥哥或姐姐未入睡之前,他是不想睡眠的。但应该知道从刚刚会走的小孩到学龄前儿童,每晚的是睡眠时间应保证10~12小时。

7、孩子不宜睡软床,孩子还处于生长发育之中,骨骼硬度较小,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如果长期睡软床,会由于睡觉时偏向一侧,造成脊柱突向该侧形成畸形。

8、睡觉前不应让孩子兴奋,应保持安静,但可给孩子讲一会书,唱只催眠曲或洗个热水澡。睡前不应看电视或录象节目。这会使孩子兴奋,不利入睡。 每天在同一时间让孩子上床睡觉,这样,孩子的生物钟会自然调整过来。

9、每晚睡觉前让孩子在床上抱一抱小玩具熊或其他玩具,这些东西会有助于孩子进入睡眠状态,尤其是当孩子半夜醒来时。但要保证玩具的安全性,比如玩具熊上面是否有纽扣、带子等易引起窒息 的东西。

10、检查孩子是否盖得太多或太少,太热或太冷都不利于睡眠。渴了或饿了也不利于入睡。孩子也可能要求亮着灯睡或房门不要关得太严,留些缝隙。 避免让孩子与父母一块睡。当孩子要求或召唤时,不要去孩子的卧室,更不要躺在孩子床上就寝。

应采取如下措施:每次对召唤的回应都要等待几秒钟,并逐渐延长等待时间。让孩子明白这是睡觉的时间,给他自己入睡的机会。让孩子放心,你就在他身边的不远处。如果你不得不进入他的卧室,应离得尽量远些,逐渐加大距离,直至你不用进入他的卧室,只用声音就能使孩子安心入睡

4哺乳和喂养编辑

新生儿喂养是门很大的学问。专家的观点是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如果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利于母体因分娩造成的产后伤口的愈合。

母乳喂养时应采取“竖抱位”即头部略抬起,这是最理想、最符合自然规律的喂奶方式。在这种姿势下新生儿和父母亲相对而视,还可增加相互间的亲密感;母乳喂奶前应先洗手并将乳头清洗干净,母亲如有呼吸道疾病喂养时应戴口罩,如乳房上皮肤有破裂或炎症,应咨询医生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哺乳。

哺乳的时候最好是一边乳房吸空喂饱后下一次再换另一边乳房,以防残奶淤积在乳房内,如一边乳房一次喂饱后仍有多余的乳汁,则最好将其挤掉,以促进乳房的正常泌乳并避免乳汁淤积或继发感染。

人工喂养尽量不要直接喂服新鲜奶,因为其中所含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不适合新生儿;混合喂养(母乳喂养和代乳品喂养相结合)时,应先以母乳喂养为主。

人工喂养时奶嘴洞大小应适中并注意温度,奶嘴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吸进空气,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轻拍宝宝背部,以免积气。此外要对奶瓶、奶嘴严格煮沸消毒。

喂养不需太讲究定时,一般情况下3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饱吃好为原则:即宝宝吃奶后不哭不吵,且体重正常增长。

喂奶量的多少是按照由少到多慢慢增加的原则,宝宝吃饱的标志是心满意足,无意再吃了。小肚子摸上去也不会胀鼓鼓的,不会有呕吐的情况,就说明喂得差不多了。一般情况下,只要宝宝食量稳定,体重稳步增加,就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宝宝食欲不振,总是吐奶,或者大小便不正常,就要及时就诊检查了。

而早产儿因为先天不足,更需要摄取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不过在喂养量的把握上,要注意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的,每次的喂养量越少,间隔喂养的时间也要有所缩短。同时也要关注有无涨肚、呕吐等情况。

随着宝宝的食量日渐增大,妈妈也应该多补充营养。宝宝吃奶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但也有突然要求吃奶的情况,这时也应该及时予以满足,不要拒绝,也不要担心,因为你的身体会根据需要及时补充乳汁。

5预防感染编辑

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卫生,在每次护理前均应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则不能接触新生儿,以防新生儿受染。如新生儿发生传染病时,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接触者隔离观察。产母休息室在哺乳时间应禁止探视,以减少新生儿受感染的机会。

6皮肤护理编辑

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在脐带未脱落前,尽量不用盆浴,而采用干洗法为新生儿擦身。脐带脱落后,则可给予盆浴,宜用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香皂,浴后要用干软的毛巾将身上的水吸干,并可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香粉。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毛巾将臀部擦干净,有时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肤发红,这时可涂少许无菌植物油。寒冷季节臀红明显时,还可用电吹风在红臀局部吹烤,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电吹风不可离皮肤太近,以防烫伤)。

7五官护理编辑

应注意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于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可经常用劲擦洗口腔,更不可用针、特别是不洁针去挑碾牙龈上的小白点——上皮小珠(俗称“马牙”或“板牙”),以防细菌由此处进人体内而引起败血症。

8护理要点编辑

新生儿的护理需要特别细致周到,护理新生儿初步要注意以下要点:

1.清理口腔

胎儿娩出时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损伤。如果出现“鹅口疮”─—口腔粘膜出现点片状的白膜,可轻轻涂擦制霉菌素药水。

2.保温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全身轻轻擦干,用洁净温暖的棉毯包裹。室温不能低于23℃。新生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生后第一天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稳定在36.5℃左右时,以后可改为每6~12小时测一次。若体温低于36℃或高于38℃时,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3.滴眼

初生后即用0.5%新霉素或0.25%氯霉素滴眼,以防新生儿眼炎。眼睛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棉球拭净后再滴眼药。

4.体位

除妈妈抱起喂奶外,新生儿整日卧床休息。应保证有足够睡眠时间,每日在20小时以上。最好采取侧卧位,尤其喂奶后应向右侧卧,平时采取左侧卧。经常变换体位,可防止睡偏头。仰卧不安全,此种体位,如漾奶时,可引起窒息。可不必枕枕头,如枕时枕头的高度应大致同肩宽,更不能用硬枕头来矫正头形。

5.注意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要特别注意两个因素:第一是通风因素。新生儿的居住环境要求有适当的通风气流,同时要避免传统房屋坐南朝北格局的穿堂风;第二是噪音因素。高分贝、刺耳噪音要注意隔离,以免对宝宝的听觉器官造成伤害。

6.注意冷热护理

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温,平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7.注意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损伤,因而接触动作要轻柔,衣着要宽松,质地要柔软,不宜钉扣子或用别针。要用温水擦洗皮肤皱折处,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

8.注意脐带护理

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0.5%聚乙烯醇醚络碘溶液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要放盆内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以不用纱布,但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发现脐部有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则应进行消炎处理。

9.要保证充足睡眠

经常变换新生儿的睡姿,以防止头颅变形。

10.处理特殊生理现象

如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如果时间较长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则应去医院检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郭红娇
郭红娇 医师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