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纲
副主任医师
华西医院
小儿外科
先天性膈疝生后为什么不马上手术
12284人已读
先天性膈疝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全世界小儿外科医生都在设法怎样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近年来,先天性膈疝治疗最大的进步不是手术技术的改进,而是术前术后管理上观念的改变,其中最重要的术前呼吸循环的稳定、肺保护策略、高频通气和体外膜肺的支持。其中第一条就是术前呼吸循环的稳定,也就是说膈疝不需要急诊手术,而是在呼吸循环稳定、生理指标达到一定标准后在手术。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膈疝患儿的膈肌上有缺损,腹腔里的器官通过缺损进入了胸腔并压迫心脏和肺,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过去的医学也是这种观念,膈疝胎儿一旦分娩,立即送到手术室进行手术。然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很多患儿在术后可能有一段时间情况比较好,从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不等,但此后,患儿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差,最终导致死亡。
后来研究发现,导致膈疝患儿呼吸衰竭的并不是肺受到压迫,而是严重的肺发育不良和肺动脉高压,早期手术复位脏器,修补膈肌后并不能纠正,反而会加重肺动脉高压的发生。造成患儿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因此手术的时机是在肺动脉压力稳定之后。我在国外学习期间就看到一例膈疝患儿,因为循环不稳定,多次推迟计划手术,后来用了体外膜肺,最后到生后近20天才接受的手术,最终患儿存活。
在国内,目前很多小儿外科专科医生的观念已经改变,认识到膈疝是生理急诊,而不是外科急诊。但是一些非专科医生和患儿家长可能还不能接受这一观念,总是希望能尽早接受手术。但是这样反而对患儿不利,应该积极治疗,但对手术时机要有足够的耐心。
本文是杨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