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巴没了、门牙没法咬这是怎么了?(骨关节病 程度分级)
颞下颌关节(TMJ)骨关节病(Osteoarthritis,OA)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类,临床常表现为进食时后牙咬合时颞下颌关节区疼痛,或夜间疼痛加剧,部分患者可能长期仅轻微不适,未引起高度注意,时间拖长后髁突骨皮质已吸收、髁突高度变短,侧貌可发生不可逆的转变,即下颌后缩。现这篇科普文章旨在通过CT片影像资料给大家展示不同程度骨关节病的表现及严重性。
先从髁突局部的冠状位与矢状位图来看,上图中,轻度OA表现为髁突骨皮质的连续性被破坏,少部分皮质下骨暴露;中度OA表现为髁突表层的皮质骨全部消失,但髁突高度未明显降低,患者脸型无偏斜或下颌后缩;重度OA表现为髁突已有高度降低,形态犹如从髁突的中上部被切割掉一部分,患者如果仅单侧关节OA,下颌颏部(即下巴)可出现偏向患侧,若双侧OA,可下颌后缩,下巴逐渐变得圆钝,前牙开合(下图详述)。另外,关节盘是否穿孔未必绝对与髁突破坏程度成正相关,可能髁突无特别破坏但关节盘已穿孔,也可能髁突破坏严重高度降低,但却无关节盘穿孔。关节盘穿孔则该患者关节预后较差,保守治疗恢复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后期仍需要开放手术治疗的可能性大。轻与中度的OA治疗方面可保守治疗,包括稳定颌垫治疗与关节腔透明质酸注射治疗。重度的OA,对于成年人可先进行如上保守治疗,若效果差再考虑手术治疗;对于未满18岁患者,可进行单侧颌垫治疗,让患侧后牙区有咬合,健侧后牙区开合,同时配合透明质酸注射治疗。
接下来,通过CT合成图展示,上图中这位患者髁突已经吸收,但尚未关节盘穿孔,髁突高度变短,下颌骨向后旋转,医学上叫做顺时针旋转,前牙出现开合,后牙咬合时前牙无法接触,该患者下巴尚未出现明显后缩,侧貌相可见下巴。
此两副图为两例髁突严重吸收的患者,出现髁突严重的骨关节病并吸收的患者大多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两位患者均下巴严重后缩,颏部与垂直线的角度为负值,即从患者侧面照片上看已无尖下巴,下巴圆钝而后缩,同时,双侧磨牙均为完全远中关系。第一位患者上下前牙水平距离大,即覆盖增大;第二位患者前牙开合,无论任何咬合位置,前牙均无法咬合接触。此类患者是OA发病程度的最后阶段,面部形貌收到严重影响,治疗应首先进行关节手术治疗,让关节病情得到控制。待关节稳定后,再进行正畸治疗,通过正畸方式改善开合与磨牙远中关系,同时使下颌逆时针旋转,让后缩的下颌旋转出来些许,待到正畸治疗结束后,若依然觉得下巴后缩与正常人差别大,可整形美容科垫下巴。
上图以侧面照片与咬合照片进一步介绍OA最严重阶段下颌后缩与前牙开合的表现,足可见双侧髁突骨关节病,髁突吸收高度降低后对患者侧貌与咬合的影响是多么严重。有趣的是,最近看到一本好书,个人认为是至今最好的关于颞下颌关节影像学书籍,该书封面图片即TMJ OA最严重阶段的侧貌图片。
另外,某些OA病例可见髁突破坏的同时在异常的修复,形成“鸟嘴样”骨质增生,这种结构容易造成关节盘的穿孔,让病情反复。虽然可以保守治疗,但让鸟嘴样增生的骨质消失时间长(也可能无法消失),建议手术治疗较好。
总结一下,一旦出现了进食时咬合颞下颌关节疼痛,一定早就医,在髁突高度未降低的情况下,通过保守治疗,髁突皮质可在3-6月后(顺利的情况下)重新形成。然而,一旦髁突吸收、高度降低,很难使其高度恢复,尤其是已对面型产生影响、下颌后缩的患者,只有通过关节手术、正畸、整形美容联合治疗。
本文是李颖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