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后必读
发表者:汤永志 人已读
在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病毒跟细菌有些类似,在强大的核苷类似物压力下出现碱基突变,最终产生耐受该类核苷类药物的病毒株。
医学界尚存另外一种病毒准种学说:在一个病毒种群感染的个体中,有这样两类病毒:一类是不具备耐药性的病毒,它具有较强的复制能力;另一类病毒天然对某种核苷类似物耐受,病毒复制能力较弱。在强大的核苷类药物压力下,没耐药性的病毒基本被杀灭殆尽,留下耐药的病毒株在不断复制最终造成病毒再次活跃,肝功能异常。
上面两种情况最后都表现为病毒耐药,在耐药初期只是表现为病毒检测多次低于检测下限后某一天又变成“可以检测到”,如果对它不管不顾,耐药的病毒株存在情况下,体内免疫系统再次激活来抑制病毒复制并损伤含病毒的肝细胞,表现为肝功能“不正常”。
但这种情况下,即使肝功能异常,体内的病毒数也不会很高(一般很少高处10^6IU/ML)。
当您服用抗病毒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检查肝功能仍不能恢复正常,HBVDNA仍不能下降至阴性,或者HBVDN阴性后复查“转阳”,进行基因闹药检测有助于医生确定您有无出现耐药或耐药的具体位点,以便针对检测结果进行下一步治疗和抗病毒方案调整。
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的时间依核苷类药物的种类而定,或者说根据定期复查的肝功能、HBVDNA指标来定,如上提及的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病毒阴性后转阳都是检测耐药基因的时机。因此抗病毒治疗过程中,3-6月检测肝功能、HBVDNA非常必要,有时甚至要缩短复查时间。
在临床上,医生们也经常碰到很多病人服用抗病毒药物多年以后因出现乏力、纳差、厌油、腹胀、下肢浮肿等症状来就诊,查肝功能明显异常,甚至已经出现了腹水、肝内占位。所以切记定期复查,不要怕花几块复查的钱,最终让悲剧发生。
一旦服用抗病毒药物后出现耐药,如上提及的,初期会出现病毒学反跳,这个时期没有任何症状,肝功能也会正常;但到达生化学反跳,也就是肝功能异常的时候,肝内的炎症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这时会出现肝炎的各种不适症状: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下肢浮肿等等,进一步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有些已经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生成。
本文是汤永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6-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