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林强 三甲
林强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推拿科

非特异性下腰痛

5819人已读

腰腿痛临床十分常见,80%的成人在一生中会出现腰腿痛,85%以上腰腿痛为非特异性下腰痛所致腰部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由于腰椎是一个人脊椎中运动功能最多、负重最大的部分,腰肌和腰椎小关节是维持腰部平衡和稳定的基础,它的发病与腰椎小关节和腰椎周围肌肉软组织相互平衡密切相关,腰椎周围肌肉既有运动作用,又有保护和稳定腰椎作用。当人体姿势和体位的不协调,腰椎周围肌肉软组织的劳损、痉挛,肌张力改变,可导致腰椎的稳定与平衡失调,引起椎间孔水肿,直接刺激分布于椎间孔周围的脊神经末梢,使腰椎出现酸、痛、胀、腰部运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病变进行性发展会刺激或压迫腰丛和骶丛神经根从而引起一系列复杂的临床症状。

临床上常常将腰肌劳损、肌筋膜炎、L3横突综合征、肌纤维组织炎等多种急慢性腰部病变所致腰痛和腰部运动功能障碍统称非特异性下腰痛,它具有临床没有明确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也没有明确其病因的一类腰痛总称,在成年人群腰痛中有85%属于非特异性腰痛

功能锻炼可增加腰背肌肌力,有利于加强脊柱关节的稳定性,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

腰痛患者由于废用性萎缩和神经损害的双重因素,背伸肌群的肌力下降往往更严重,因此加强背伸肌锻炼是必须的,但不能就此忽视腹部肌肉的锻炼,强有力的腹肌能提高腹内压,矫正腰椎过度前凸及骨盆过度前倾,提高下腰椎的稳定性。特别是对那些腹肌相对更弱的患者来说,只强调背肌锻炼只会使这种阴阳失衡更加恶化,可能使症状趋于严重。

可根据病情控制锻炼时间,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①症状明显者床上锻炼,如飞燕式锻炼:每日坚持5min/次。倒走锻炼:30nmin/次。②症状较轻者适度安排体疗:打太极拳每周2次,30nmin/次。游泳训练每周2次,30nmin/次。




林强
林强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推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