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韩春锡 三甲
韩春锡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神经内科

目前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治疗措施(3)

4801人已读

降低炎性反应对DMD肌肉组织病理观察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但炎症属继发性,不列入“炎性肌病”,但在DMD发病过程和当前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实验证实,CD4 或CD8 T细胞,或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在肌组织增多,病理即加重,反之则减轻。因此,针对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免疫抑制/抗炎疗法,一直是DMD/BMD治疗中的重点。

(一)免疫抑制剂

1.糖皮质激素:迄今仍是最有效和最实用的治疗手段2004年4月在荷兰的欧洲神经肌肉中心(ENMC)的研讨会上,来自西欧和北美的专家们一致认为隅,迄今为止,因对其他疗法尚难判断,激素治疗DMD仍是当前的“金标准”。它能显著延缓病程,包括行走功能和脊柱侧弯的出现,并因膈肌纤维化减轻而可持续维持呼吸功能,还可维持心功能。需强调,近年来实验发现,泼尼松的作用远不仅限于减轻肌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除免疫抑制作用外,此药还能下调激活白细胞的基因表达;调节蛋白溶解与细胞钙内流;加强肌生成、抑制细胞凋亡等对肌细胞的直接作用,从而减轻DMD时肌肉变性。此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它可上调“urotrophin”蛋白的基因表达,后一蛋白的结构及部位均与dys相似相近,因而也能补偿dys,用以治疗DMD。据2004年Cochrane循证医学资料,随机对照研究证实,激素确能在短期(6月~2年)内改善DMD患儿的肌力和肌功能,副作用也显而易见,但在临床上并不严重。最有效的泼尼松龙剂量似为0.75 mg/(kg·d)。所以,激素疗法值得继续深入研究,首先是避免或减轻长期使用激素后难免的不良副作用,特别是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与脊柱侧弯以及体重增加。

现认为,至少2种措施可以达到或部分达到这一目的:

(1)越早使用,副作用出现越晚越轻,2~5岁患儿开始使用激素治疗者与年龄较大时使用者相比,前一组对激素的耐受性以及正常肌功能的延长,均显著优于后者。

(2)间歇、小剂量使用:如隔日或每周2次甚至1次,晨服20 mg;或用10 d停10 d,或每周末用1次等,迄今共有7种不同的间歇疗法。即使长期使用,副作用出现既轻也晚。应强调,长期使用时必须强调生活质量,即,以骨密度和体重作为监测指标,与肌力及肌功能并列人监测内容。平时也应避免美式快餐、多晒阳光、服用维生素D等。deflazacort类似泼尼松,用于欧陆,对DMD疗效也佳,不仅能维持肌力和肌功能,还可改善心、肺功能,减缓脊柱侧弯的发展,故对失去步行能力的患儿仍有治疗价值。副作用也较轻,特别是骨质脱钙。但每天服用比间歇服用的疗效更佳。最近,Beenakker等Ⅱ叫报告,用泼尼松0.75 mg/(kg·d)治疗尚能行走的17例5~8岁的DMD患儿,每服10 d,停20 d后再服10d,连续6个月,经过2个月的清除期后,另用其他方案6个月;显示肌功能与肌力的衰退均得以延缓,虽有副作用,但不影响生活质量。故短期的泼尼松间歇治疗值得推荐。

2.硫唑嘌呤:防止白细胞增生,但也抑制肌肉的卫星细胞增生,从而抑制肌肉的修复与增生,故尚有争议。环孢素,主要作用是能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但后者能否在正常肌组织生长中起到调节作用,也有争议。为此,这类药物在DMD等肌病的作用仍须继续研究。

3.细胞因子调节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a(TNFa):DMD时上调,炎症与细胞毒性均加强,若TNF—a被抑制,如用依坦西普(eternacept)等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一样,则能控制DMD时炎性介导作用而改善病理。但也有相反报道,抑制TNF—a后DMD的炎症与坏死交替出现,而TNF—a反而能促进肌肉修复。因此,现尚无法评价。

韩春锡
韩春锡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