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建国获2013年度“大禹奖”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4-01/08/content_1014122.htm?div=-1
记者李晓敏
昨天,记者从郑大一附院获悉,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办,北京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承办的第二十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于2013年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上,郑大一附院副院长、小儿泌尿外科专家文建国教授荣获2013年度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大禹奖”。“大禹奖”是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设立的,专门奖励我国在排尿控制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每年评选一次,每次仅评选1人获奖。
文建国教授现为河南省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优秀中青年专家。长期致力于小儿尿动力学研究,2001年建立小儿尿动力学中心,经过近10年的努力,2010年发展成为河南省尿动力临床诊疗中心,截至2013年已经为3万多病人进行了尿动力学检查和治疗,为推动我省泌尿外科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线索提供曹咏符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尿动力学中心现有国际先进的尿动力学检查仪5台,超声影像尿动力和X线影像尿动力检查设备各1套,便携式尿动力学检查设备1套,彩色B超2台,生物反馈治疗仪1台,电刺激治疗仪1台。文建国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胎儿和婴幼儿排尿方式观察与评估,连续举办9届全国尿动力学继续教育项目和新技术学习班,2013年在郑州主办了ICCS继续教育项目(ICCS首次在国内举办workshop),4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医护人员参加了郑州国际小儿尿控会议2013国际小儿尿控会议开幕。先后申请10余项省部级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请主持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11年《小儿膀胱功能障碍及其尿动力学研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相对危险容量和尿动力危险分数预测脊柱裂患儿上尿路损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儿童和青少年夜遗尿症流行病学与尿动力学机制研究》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膀胱功能障碍尿动力学诊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医学科研论文400多篇,其中SCI收录100多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44,主编(参编)著作10部。
文建国教授非常注重国际合作,积极参加尿动力和尿控学术会议,带领尿动力团队获2012年42届ICS年会夜尿特别研究奖,为中国争得荣誉。2012年ICS年会收录摘要15篇,其中有关中国中老年夜尿问题的研究获得特别研究奖(会议仅设三项),2012年第42届ICS年会主持Workshop,由他主持的ICS workshop 成为ICS网络继续教育培训课程,曾经受ICS邀请将主持2014年里约热内卢ICS年会Workshop。多年的尿动力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到国际认可,2012年当选为ICS儿童和青少年委员会委员,2013年当选为ICS尿动力委员会委员(http://www.ics.org/)。今年成功申请主办亚太小儿泌尿外科医师年会并担任大会主席(http://fcc3.zzu.edu.cn/apapu2016-China/)
(曹咏 符臻)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