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照宇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是“心理问题”还是“精神病”? (续篇)

发表者:甘照宇 人已读

————教你如何早期识别“精神病”之二

一天晚上,我正在吃饭,突然接到老同学老罗的电话,说是有一个病人病情有点复杂,初步考虑可能跟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叫我帮忙去看看。

“这个病人,名叫美霞(化名),一向是一个非常乖巧、活泼的女孩子,正读初中,在班里是文娱委员,平时能歌善舞,人缘不错,深受同学、老师的喜爱。可2年前,病人突然变得郁郁寡欢,离群索居,不愿意与人交往,在学校里无故辞去了所有的学生干部职务,同时拒绝了老师让其参加舞蹈表演的邀请。在家中,整日闭门不出,足不出户,家人邀其外出吃饭也不去。与此同时,该病人变得厌食,不想吃东西,而且经常一吃东西就呕吐。近半年以来,病人曾多次出现自杀的行为,先后以割腕、服药、上吊等方式自杀,但均没有成功。几个月前,病人还独自一个人跑到省城,悄悄地做瘦腿手术。家人一直以为病人胃肠功能有问题,因此辗转当地多间大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但行全身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按内科对症处理也一直未见明显效果。家人甚是着急,此次是抱最后一线希望奔我这里来的。但我仔细查阅了她之前的就诊经历以及检查结果,确实没有发现足以解释病人长期呕吐、厌食的躯体病变。此外,鉴于病人有多次自杀未遂病史,我怀疑病人可能存在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只好求助于你,毕竟您是这方面的专家。”老罗简要地向我介绍了病人的情况。

受老同学盛情邀约,我也不好推辞,于是便决定明天过去看看病人。

去到消化内科,老罗以及病人的家属非常热情地招待了我,惟独有一个中年男子显得有点不太高兴,后来才得知该男子是病人在当地医院的主诊医生,也是病人家里请来的家庭医生。我跟家属以及家庭医生进行了很详细的交谈,但问来问去,他们除了关心病人的呕吐外实在无法提供更多的对诊断有价值的东西,于是我只好直接去问病人。

当时,病人躺在床上,用被子把整个身子包括头部全部蒙住,连叫几声都不应。我猜测可能是人太多,病人不好意思。于是我便将病人的家属劝退到病房门外等候。之后,我用激将的办法跟病人说,“听说你反反复复呕吐已经有了2年多的时间,个中滋味肯定十分难受。现在我们来了一帮专家,专门来研究你的病的。这些专家平时都是很忙的,不是轻易能请得到的。你可要把握机会哦!”病人听完我的话后,半信半疑地探出脑袋四处张望了一下。“你都看到了吧。现在,你只要如实地将你的情况跟医生说说,我们在座的专家会给你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决定怎样来帮助你。”我乘胜追击。可病人只是慵懒地看了周围一下,然后很不情愿地坐起来,低头不语。这时我才发现病人整个身材很瘦,左手腕上还清晰可见之前割脉留下来的疤痕。

“据说你以前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可一下子变得不愿出门,不愿与人交往。是不是因为感觉到不安全才这样做?”既然病人不主动说,那我只好主动了。

病人仍是不语,但只见她眼前一亮,并使劲地点头。我知道缺口已经打开了。于是接着问。

“是什么样的不安全感呢?是不是觉得周边的人总是用一种异样的目光在注视你,并不断地窃窃私语地议论你?”

“是的!你怎么知道的?”病人终于开口了。

“我当然知道了,我还知道你很多情况呢!不信,我接着再问你。”我故意埋个关子。

“你是不是经常在耳边听得有人在跟你说话,但又看不到说话的人?”

“是的!’

“那声音是男的还是女的?”

“男女均有!”

“那他们在说些什么?”

“他们有时说我长地丑,有时直接叫我去死,去跳楼自杀……”病人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是不是因为这些声音整天烦着你,令你十分难受?”

“……”病人点头不语,早已泣不成声。

“那你不吃东西、呕吐,是否也是受这些声音的指使才那样做的?”我待病人稍为平静下来之后,接着问。病人不仅承认了这一事实,还告诉我更多的细节……

经过深入的面谈,我终于得出了最后的诊断——精神分裂症。当我把这个诊断结果告诉在场所有的医生以及家属时,所有人都感到很惊讶。尤其是病人的家庭医生,对我的诊断结果甚是不满,反复念叨着病人只是心理压力大而已,并恳请我多给她做心理辅导。家属的神色也显得十分凝重,似乎也一下子无法去接受这个现实。

无论是家属的反应,还是那位家庭医生的态度,其实都在我意料之中。为了让家属能尽快去接受这一现实,同时也为了让那位家庭医生心服口服。我决定约他们到医生办公室一起坐下来谈一谈。

“我知道,你们对这一诊断结果肯定感到非常意外。要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去接受这一现实,确实是有点困难。”我首先对家属的心情表示理解。

“但是,病人从发病至今,已足足花了2年多的时间,而病人的病情却不但不见好转,反而不断加重。我想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事实。”当我说到这,家属点头不语,也算是默认。那位家庭医生则面色一下子煞白,额头不停在冒汗。

“这并不是说之前的医生不尽心不尽力。从我跟这位医生简短的交往过程中,看得出他对病人的病情一直都很紧张、很用心。”看到家庭医生紧张的表情,我赶紧给他解围。

“可遗憾的是,病人的病情确实超出了他的业务范围。从客观上来讲,病人的病情确实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一方面,表面上来看,病人主要以厌食、呕吐、消瘦等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这就给家人和临床医生一种错觉,以为病人的主要问题是胃肠功能问题。另一方面,与躯体症状的显而易见相比,病人的精神症状则隐蔽得多,这也是精神病性症状的特点。从病人的整个发病过程以及刚才与病人交谈的过程可以看出,病人从不主动去暴露自己的精神症状,甚至在一开始医生问她时病人都不肯说。从刚才的交谈我们了解到,病人存在许多幻听、妄想(是指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内容荒谬、离奇,与患者现实的处境及既往经历无关,但病人坚信不移,无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纠正)等精神病性症状,这些症状,你们肯定之前未曾听病人讲过。正是因为病人精神症状的隐蔽性,加上主观上受社会偏见以及精神病学知识的匮乏的影响,使得医生和家属无论在情感还是在理智上均不愿意去接受、承认患者患有精神病这一事实,结果将病人的诊治引到了死胡同”。

“尽管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象你们女儿这样的精神病无法早期发现。”我接着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首先,尽管病人存在许多躯体症状,但病人反复多次行胃肠道方面的检查,均未发现任何可以解释病人厌食、呕吐的器质性病变,而且按内科对症治疗丝毫见不到任何效果。说明病人的躯体症状可能不是因器质性病变引起,而很有可能属于功能性的,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其次,从发病一开始,病人就开始出现性情的改变,由原来的活泼开朗逐渐变得孤僻被动,此后多次实施自杀行为,并无故离家出走,私自跑到省城做瘦腿手术,这些都说明病人存在有心理上的问题。而且从这些行为的性质看,这些行为无法用患者的躯体症状来解释,因为这些症状先于躯体症状出现。从行为的程度看,一方面,患者的行为给她的社会功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其无法坚持学业、人际交往能力明显下降;另一方面,患者对这些行为本身缺乏客观的批判能力,也就是说,病人不能从主观上意识到这些行为是病态的、不正常的,因而缺乏主动求治的愿望。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完全有理由去认定,你女儿是一个重性的精神病患者。最后,从我跟病人交谈获得的精神症状看,病人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这些症状,均属于精神病学范畴的。一旦病人出现此类症状,就意味着她(他)很可能是一个重性的精神病患者。”

在我的耐心解释之后,病人家属和那位家庭医生最终接受了我的诊断,而且更庆幸的是,病人在精神科医生和护士的精心照料和护理之下,病情很快得到了明显改善。

后记:精神病人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支配下出现形形式式的躯体症状。如果进行相关的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的病变,就应该考虑到精神病方面的可能。此时,及时寻求精神病学方面的专业帮助,不仅可以避免更可以避免因不必要的诊治造成的巨大医疗浪费,更可以避免因误诊、误诊而造成的病情延误。

本文是甘照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