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庆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下肢静脉曲张

发表者:吴文庆 人已读

下肢静脉曲张科普知识

一、下肢静脉曲张概况

下肢静脉曲张(CVI)是外科四大常见病之一,我国 15 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 8. 6% 45 岁以上为 16. 4% CVI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浅静脉扩张或曲张、腿部乏力、沉重、胀痛,水肿、皮肤营养性改变、静脉性溃疡;涉及静脉病变范围,可局限于浅静脉、交通静脉、深静脉或累及整个下肢静脉系统;起因于先天性、原发性或继发性;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提示下肢静脉逆流或伴有近端静脉阻塞。对于中重度下肢静脉曲张,目前已经形成手术治疗辅助术后压迫治疗的主流观念,手术包括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以及静脉腔内激光治疗、静脉腔内电凝治疗、静脉腔内射频治疗、皮下曲张静脉透光旋切术(Trivex 术)等微创手术。

二、诊断分类

1994年,美国静脉论坛(AVF)依据临床、病因、解剖和病理生理学提出了CEAP分类法,已被广泛接受,用以规范诊断及治疗。 CEAP分类系统由临床表现(clinicsignsC)、病因(etiologyE)、解剖(anatomyA)和病理生理(pathophysiologyP)四个部分组成。

临床表现(C)

三、治疗

1. 是否需要治疗? 虽然下肢静脉曲张进展缓慢,有些患者病程长达三四十年。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不需要治疗,因为: 静脉曲张不仅会影响女性患者美观,还会常见腿部酸胀、疼痛、沉重感和水肿等症状,甚至有皮肤色素沉着、淤积性皮炎、湿疹、皮下脂质硬化和溃疡形成等影响生活质量的皮肤营养性变化,严重者可能产生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如果不治疗,静脉曲张只会逐渐加重,下肢静脉淤血难以缓解,皮炎和溃疡等经久不愈。所以,下肢静脉曲张是需要及时治疗的。

2. 是否可以用过药物治疗避免手术? 目前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主要有 3 种:

(1)手术治疗 诊断明确且无禁忌证者都可行手术治疗: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激光闭合术或剥脱术。

(2)硬化剂注射 将化学药物注入曲张静脉使静脉发生无菌性炎症继而发生纤维性闭塞,达到使曲张静脉萎陷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为泡沫硬化剂治疗。广泛应用于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扩张和直径 <4 mm 的下肢浅静脉曲张。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处理残留的曲张静脉。
3)非手术治疗

a. 加压疗法和改变生活方式: 可穿医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使曲张静脉处于萎瘪状态。生活习惯上可以避免久站、久坐,平卧时抬高患肢,踝关节和小腿的规律运动,可增加下肢静脉回流,缓解静脉高压。 但是生活习惯的改变仅能改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静脉曲张的进展,并不能治逆转或治愈静脉曲张。所以仅仅适用于症状轻微又不愿手术者、妊娠期发病且考虑分娩后症状可能消失、手术耐受力极差者。 b. 药物治疗: 这是患者最期待的治疗方式,既不用手术那么大动干戈,也不用在穿弹力袜那么不舒服和别扭。然而,遗憾的是,查阅文献和咨询临床医生后发现,目前并没有药物可以预防、逆转或是根治下肢静脉曲张。药物治疗只是作为硬化剂治疗和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静脉活性药物(venoactive drugsVADs)。VADs 的共同作用机制是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和提高肌泵功能,因而能解除患者的下肢沉重、酸胀不适、疼痛和水肿等临床表现。作为加压及手术等综合治疗的辅助,VADs 至少应持续使用 3~6 个月,以消除症状,提高疗效以及巩固术后效果。 我国常用的静脉活性药物包括:黄酮类、七叶皂苷类,香豆素类。 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地奥司明,可提高静脉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淋巴回流量,具有独特的静脉抗炎作用,抑制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七叶皂苷类:具有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静脉张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水肿的作用。 香豆素类:香豆素来源于草木犀植物提取物。香豆素类的代表药物是消脱止 -M,其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液循环及增加血液流量,促进淋巴回流,有效减轻水肿。因此,药物治疗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却不能预防、逆转或是治愈下肢静脉曲张,因而并不能通过药物治疗阻断早期静脉曲张进展及避免将来的手术治疗

本文是吴文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