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生活与健康》合作,谈谈发作性睡病
17岁男孩被封“睡神”,原是发作性睡病惹的祸
本报记者 吴晶晶 通讯员 徐康
一名17岁男孩因患有发作性睡病,随时随地能睡着,每天除了睡觉还是睡觉。事实上,很少有人听说过发作性睡病这一病种。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刘义主治医师介绍,发作性睡病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同时建议发作性睡病患者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患上发作性睡病,17岁男孩随时睡觉
生活中很多人受失眠所累,想尽办法能让自己安然入睡,殊不知却有一种人何时何地便能睡着,好似每天除了睡觉已经找不到其他的事情可以做,磊磊(化名)便是其中一名。17岁的磊磊是名高三的学生,近两年来经常忽然睡到在课桌上,前一秒还在认真的听课、记笔记,下一秒就倒在课桌上呼呼大睡。
据磊磊描述,因自己睡功了得,被同学封为“睡神”。为此,磊磊很困扰。“其实,我并不想睡觉,但总是控制不住睡意,嗜睡已经影响到了我的学习和生活。”磊磊的父母带着他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磊磊患的是发作性睡病,须针对睡意的病症进行药物治疗改善症状。据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磊磊的症状有所缓解,不会随时随地便能睡着。
临床以四联症为主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涉及觉醒和睡眠时间状态转换障碍,通常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该病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多数患者始发于10岁以后,10岁以前发病者约占5%。
刘义医师表示,发作性睡病发病年龄通常接近于青春期,高峰年龄在15~25岁之间。第二个小高峰是35~45岁之间和近绝经期妇女。“发作性睡病患者以临床四联症为主,即白天过度嗜睡、猝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
白天过度嗜睡。主要表现为白天有不可抗拒的短暂睡眠发作,常在起床后3至4小时发生,发作时虽力求保持清醒,但不能自制,很快即进入睡眠状态,睡眠一般持续数分钟,每日可发作多次;
猝倒。一般为突然出现的不自主低头或突然倒地,但意识始终清楚,持续时间短。事实上,猝倒是由于一过性部分或全身肌张力完全丧失引起的。发作性睡病患者中约有60%可出现猝倒现象,通常因情绪上的刺激,如大笑、愤怒、兴奋等所诱发。“病人会突然膝盖无力而跌倒;;头部突然失去肌肉张力而向后仰或向前低头;;突然面部肌肉张力丧失而导致面无表情,讲话模糊不清。”刘义医师如是说。
睡眠瘫痪,也可称为睡眠麻痹,患者从睡梦中醒来时发生的一过性的全身不能活动或不能讲话,仅呼吸和眼球运动不受影响的恐怖体验。时间可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常与睡前幻觉和醒后幻觉同时发生;
入睡前幻觉。表现为入睡前或觉醒前的生动的梦样体验,其中常见为视幻觉,其次是听幻觉和触换觉。通常表现为像做梦一样的经历,如看见体育场上运动员、走动的人等。
以症状学治疗为主,预防猝倒现象
刘义医师提出,事实上对于发作性睡病的致病因素至今尚不明确,只能发现三个相关因素,也就是遗传学因素,研究发现发作性睡病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呈阳性;中枢神经系统受体出现问题;下丘脑分泌素水平低于常人。
目前,针对发作性睡病患者的治疗以改善睡眠症状和预防猝倒为主,主要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先进行一般治疗,也就是把控睡眠时间,晚上10点前须入睡,每天中午12点、下午4点安排小睡,平时避免饮酒;另一方面是药物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嗜睡类药物,如哌甲酯、莫达非尼;一类是针对猝倒治疗,如氟西汀、文拉法辛等。” 刘义医师如是说。
刘义医师提醒,发作性睡病患者无法做到基本的正常活动和机械驾驶,容易因猝倒出现摔倒、骨折等不良反应。所以,患者须保持正常作息时间,特别是夜间的睡眠时间须固定(以22点至7点为宜)。“临床发现,发作性睡病是无法做到彻底根治的,患者须长期按时服药,切勿擅自停药,一旦停药症状会有所加重。建议患者定期复诊,复查时不妨检测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

本文是刘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