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压需达标在肾炎治疗中的作用
肾小球病是一组又相似的临床表现(如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病变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的疾病。通过这种疾病的概念可以看出高血压在本病中的重要性。
如果临床单独出现血尿或者是蛋白尿并且没有水肿乏力等症状,是通过体检发现的肾炎通常临床上定义为隐匿性肾炎。如果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这三个指标都是阳性的话一般是慢性肾小球肾炎。
往往很多医生治疗慢性肾炎不注重血压的调节或者是血压的过度注重都是有偏颇的,因为血压太高通常是血压对血管内壁的损害没有有效的制止,血压过低会导致脏器缺血,继而引起肾脏灌注不足,出现肾脏循环不好引起肾脏瘀血加重肾脏疾病状态。
在门诊很多病人来诊时,已经发现有肾炎了,拿出正在治疗的药物,往往都有ACEI类的药物比如依那普利片,卡托普利片,贝那普利片等的而通常病人在发现肾炎时血压是正常的,也没有高血压病病史。为何用这类药,是因为有报道ACEI类药物不但有降压功效,还有减少尿蛋白作用,正是有将尿蛋白作用很多肾科医生都蜂拥而上,都用上ACEI类药物。但是回顾性研究这类药物治疗尿蛋白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
因此本人认为降压血药对症治疗,降低蛋白尿亦须根据是否有没有高血压病情况优先应用ACEI类药物,而并不是一刀切。因为肾炎是免疫性疾病,需要进行免疫调节,因此运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肾炎就显出了优势,也规避了西药的部分副作用。收效也是事半功倍。我临床上的肾炎的病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取得了满意效果。
上面所述纯属一家之言,不代表专家共识。
本文是赵志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