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晓龙
王晓龙 副主任医师
陈汉乡中心卫生院 普通内科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辩证用药

4233人已读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症状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并缺乏引起症状的组织结构或生化异常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西医四大主症:

一:上腹痛 二:上腹烧灼感(痛) 三:早饱感 四:餐后饱胀 但胃镜均未发现问题,病人餐后出现症状。

其中一二为上腹痛综合征(EPS),三四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

上腹痛综合征(EPS):符合下列一条或两条:

1:每周至少一次有中度上腹痛或烧灼感,

2:疼痛间歇发作

3:不向胸部或腹部其他部位放射

4:排气或排便后不能缓解(与肠易激惹综合征区别)

5:不符合肝胆胰腺、壶腹刮约肌功能障碍标准。

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支持诊断的条件:1:疼痛为烧灼样但不是胸骨后。2:疼痛可在餐后诱发或减轻,但空腹时亦可发生。3:可同时具有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症状。

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符合下列一条或两条:

1:每周发作数次,进常规量饮食后出现餐后饱胀。

2:每周发作数次,因早饱而不能进常规量饮食。

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支持诊断的条件:1)上腹胀气或餐后恶心或大量嗳气,可同时具备上腹痛综合征(EPS)症状。

中医辩证分型:

上腹痛综合征(EPS):1:脾胃虚寒证2:肝胃不和证3:寒热错杂证4:胃阴亏虚证

餐后不适综合征(PDS)1:脾胃虚寒证2:肝胃不和证3:脾胃湿热证4:脾胃气滞证

1:脾胃虚寒证:主症:1):上腹部隐痛或胀满。2):喜暖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加重或复发。

次症:1):吐清水,2):神疲纳呆、四肢倦怠,3):手足不温。

2:肝胃不和证:主症:1):上腹部胀痛,2):肋部胀满或胀痛。

次症:1):每因情绪不畅发作加重,2):心情烦躁易激动,3:喜长叹气。

3:脾胃湿热证:主症:1)上腹部胀满,2):舌苔黄厚腻裂。

次症:1):口干,2):身体沉重易疲乏,3):恶心或呕吐,4:小便黄甚至浑浊,5):饮食减少

4:胃阴亏虚证:主症;1):上腹部胀满或灼痛,2):胃中嘈杂、饥不知食,3):舌红少津苔少(牛肉舌)。

次症:1)食少干呕,2):大便干燥,3:口干。

寒热错杂证:主症:1):上腹部胀满或疼痛,2):上腹烧灼感。

次症:1):遇冷症状加重 ,2):手足发凉,3):大便不成形,4:进食少或食欲差。

以上各证符合主症1条+次症2条即可诊断。

上腹痛综合征(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痛)中药选用:

1:虚症

脾胃虚寒证:上腹隐痛,遇寒加重。虚寒胃痛颗粒,温胃舒胶囊,小建中颗粒

胃阴亏虚证:上腹灼痛,舌红无苔。阴虚胃痛颗粒,摩罗丹。

2:实证

肝胃不和证:上腹胀痛、常连及两肋,每因情绪不畅而发作或加重。气滞胃痛颗粒,舒肝止痛丸,金佛止痛丸,胃康灵。

3:寒热错杂证

寒热错杂证:上腹痛遇冷加重,喜热饮。口干舌燥,烦躁不安。荆花胃康胶囊。

餐后不适综合征(早饱感 、餐后饱胀中药选用:

1:虚症

脾胃虚寒证:上腹部怕冷,遇寒加重,易疲劳、易便溏。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温胃舒

2:实证

肝胃不和证:上腹胀满,情绪变化而发作或加重。气滞胃痛颗粒,舒肝片,越鞠片,沉香舒气丸。

3:热证

脾胃湿热证:舌苔黄厚腻,口干口黏腻,身体沉重困乏。三九胃泰颗粒,肠胃康。

4:虚实夹杂证

脾胃气滞证:食后上腹胀甚、想吃不敢多吃、嗳气或排气后舒畅,饭后困倦,体虚或久病者多见。枳实丸,香砂枳实丸,胃乃安胶囊,木香顺气丸,香砂六君子丸,人参健脾丸。

王晓龙
王晓龙 副主任医师
陈汉乡中心卫生院 普通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