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振涛 三甲
王振涛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 心病科(心血管内科)

做好5点,心衰患者少住院

4035人已读

心衰是 65 岁以上患者最常见的住院原因,尽管住院期间的治疗可有效缓解心衰症状,但心衰患者出院后临床转归仍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老年人的心脏本身就比较脆弱,发生心衰就是心脏出现磨损的问题,所以特别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再次住院。

心力衰竭的心脏好比一匹有病的马,慢慢溜达还行,但是让它快走就不行。很多患者不了解心衰发生和发展的特点,在服药症状稍微好转后自行停药,也没有进行合理的生活管理,从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走向死亡。如果患者在家能注意一下几点,可减少心脏负担,控制病情进一步恶化。

1、积极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如果有肥胖的话,要减轻体重,控制好代谢综合征,防止发生结构变化的心力衰竭。

2、坚持合理用药。应当重视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三类药的使用,使用病人目标剂量或者病人能够耐受的最大剂量,同时这些药物是需要终生服药,不可因自身症状减轻或好转就自行减药或停药。

3、避免诱因。感染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原因,无论是发烧感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或者因雾霾引起的肺部感染,均需提前预防,积极应对,避免增加心脏负荷再住院。

4、控制钠盐的摄入。吃盐太多,会造成机体体液潴留,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心衰患者应清淡饮食,避免过多食盐、酱油、咸菜等高盐食品的摄入。

5、院外进行自我监测。学会测量心率、血压,注意尿量、体重、下肢有无水肿等情况,若心率增快,尿量减少,双侧踝关节水肿,及时到门诊就诊,以减少再住院。

同时,接受治疗和护理后,心功能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稳定,但也应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以免病情突然恶化。一般心衰患者的早诊早治,药物治疗很重要,若心功能持续变差,就要在医生指导下,考虑其他治疗措施,如植入起搏器进行心脏同步化治疗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王振涛
王振涛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 心病科(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