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夏峰 三甲
夏峰 主任医师
北京同仁医院 肝胆外科

保胆取石小专题(6)你的胆囊功能真的好吗?

5198人已读

我理解大部分胆石症的病人都有过的“保胆取石”的困扰和纠结,我相信所有的患者都希望取石后留下的不仅仅是胆囊,而且是一个“好的”“有功能的”的胆囊!于是,大家自然就想知道:“我的胆囊功能好吗?” 实际上,患者的关切也是我们肝胆外科医生临床实践和研究的重点!

其实,自从有了“保胆取石”,胆囊功能良好就一直是学术界强调和关注的重点:术前胆囊功能的评估是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治疗策略选择的重要依据!

目前用于胆囊收缩功能评估的主要方法为三种,一是口服胆囊造影法,目前已基本废弃。二是核素99TeETC扫描,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尚难以在多数基层医院普及。第三即B超测量法,是目前在各级医院最为普遍使用的方法。应该明确指出的是,根据《超声医学》确定的关于胆囊收缩功能的判定标准是:1)胆囊收缩功能良好:餐后2h内胆囊排空或缩小>2/3属正常。2)胆囊收缩功能较差:餐后2h内胆囊收缩<1/2者,属可疑。(3)胆囊收缩功能差:餐后2h内胆囊收缩<1/3者,属不正常。(4)胆囊无收缩功能:餐后2h,胆囊大小同空腹,若空腹胆囊<正常大小,多提示有重度病变而失去功能,若胆囊增大,则表示胆囊以下有梗阻。

而在国内保胆取石文献中,不少作者将脂餐后2h胆囊收缩≥30%”胆囊壁厚<6mm”< span="">定为功能良好的标准,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应属于胆囊功能较差的范畴。有相当多的单位虽在“保胆取石”的标准中将胆囊收缩功能良好列为适应证标准,但实际操作上却是将胆囊功能并不好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者也纳入到了保胆取石的适应证范畴,是不严谨、不正确的。

由于胆囊结石的存在,胆囊黏膜会受到长时间的慢性刺激 胆囊黏膜及胆囊壁会出现炎性组织增生和纤维化,必然会造成胆囊胆囊功能的不全或无功能。目前尚无充分的、证据属实的研究能证实,已发展有显著炎性增生性组织学改变的胆囊黏膜可因结石取出而使组织学改变转为完全正常;

所以“保胆取石”不是不可以做,而是一定要谨慎选择!其中“胆囊功能良好”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如果一味强调“保胆取石”,那么很可能留下的是“有问题无功能”的胆囊,也就留下了隐患和结石复发的“温床”!表面上是取出了结石,实际上却保留了病灶!

(未完待续)

本文系夏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夏峰
夏峰 主任医师
北京同仁医院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