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结石综述
尿石症的主要类型包括在肾或输尿管形成的上尿路结石(肾结石)和在膀胱形成的下尿路结石。这两种类型的尿石症在病因学、化学成分和流行病学特征方面差异显著,因此应视为两种独立的疾病。历史证据已经说明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在较发达国家肾结石的发病率有了显著的增长,而同时膀胱结石的发病率却减少,说明两者之间呈相反关系。
在所有的有关于疾病的历史中,环境的变化对人类流行病学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饮食方式的改变促使流行病学模式的转变,从膀胱结石转化为肾结石,就是这种相互作用的一个不寻常的例子。
肾结石的常规分类
粗略的可以总结为四种:钙结石,感染性结石,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但是如果细分则会有6种较为常见:
草酸钙结石占结石中80%~84%,常呈黄褐或石铜色,表面平滑(单水草酸钙)、粗糙(双水草酸钙),男性发病为多见,多有家庭史,在x线片上清晰可见。尿沉渣内常有草酸钙结晶。
磷酸钙结石:占结石中6%~9%,结石为白色,表面粗糙,常呈鹿角状,质地较硬。常在碱性尿中形成。以青壮年男性为多见,多有家庭史,在x线片上清晰可见。
尿酸(尿酸盐)结石:占结石中6%—10%,表面光滑,常呈鹿角形,色黄或棕褐色,质地较硬,在x线片上模糊不清或不能出现。以男性多见,尤以痛风病人更常见,通常有家庭史。尿沉渣内可见尿酸结晶。
磷酸铵镁结石:占结石中6%-9%,结石色黄或污灰色,呈树枝状或鹿角状,质地较软。以女性为多见,尿路感染的病人较多,不能透过x线。尿沉渣内可见磷酸铵镁结晶。
胱氨酸结石:占结石中不到2%,结石色黄或白,表面光滑,呈圆形,不易透过x光线,常在酸性尿中形成。尿沉渣内可见胱氨酸结晶
黄嘌呤结石:此类结石很少见到,色白或黄棕色,质地很脆,不能透过x光线,一般在酸性尿中形成。
肾结石的病因学
虽然维生素A、维生素B6和镁的缺乏被认为是地方性膀胱结石的致病因素,但是低动物蛋自质和高谷物糖类的搭配摄入更是重要病因。的确是这样,低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可能引起婴儿的膀胱结石,而高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可能导致肾结石(Robedson 1978,可以google搜索相关论文)。这也可以从流行病学上解释经济改善地区地方性膀胱结石病消失和相应的肾结石发病率增加之谜。
低动物蛋白质和高糖类的摄入产生更多的酸性尿并减少尿磷酸盐的排泄。这反过来减少尿酸和草酸钙的溶解,导致膀胱结石的形成。相反,高动物蛋白质的摄入产生更多的尿磷酸盐。精制白糖摄入的增多加上食物纤维摄入的减少会增加肠道钙的吸收。蛋白和蔗糖的摄入增多,引起尿钙排泄增多,可能继发远端肾小管酸中毒。这样肾就进入磷酸钙或草酸钙形成的阶段。
其他不常见类型的肾结石有其特异的病因学。例如,半胱氨酸结石就是由肾小管某些氨基酸的重吸收遗传缺陷引起的。反复的尿道感染也可能导致磷酸镁铵结石。许多系统性疾病会造成高钙血症继之钙结石形成,这些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库欣综合征。
肾结石的流行病学与地理分布
肾结石病主要困扰的是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和生活富裕的国家,而在贫穷地区和较原始的社会则不常见或者不为人所知,然而,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和随之发生的饮食变化,在这些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疾病的流行(Modlin 1967)。
美国和欧洲的人口研究揭示,肾结石的发病率为3%~13%。这些病人中几乎75%伴有称为特发性钙结石的疾病,并有一次和多次的复发,也就是说他们持续暴露于像饮食之类的危险因素下。除两次世界大战时有短暂的下降以外,自20世纪以来该病发病率持续上升,这再次说明了饮食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与膀胱结石不同,肾结石主要发生于成人。男性比女性稍多一点。(膀胱结石与肾结石的区别比较明显,膀胱结石主要发病于幼儿,男女比例在12:1,罕见复发,而肾结石则常发病于成人,男女比例在1.2:1,常见复发情况)
肾结石的常规治疗方法有下面这几种,但是如果严重的话还希望要以上文最新的前沿技术进行治疗:
1.饮水治疗。尽量多饮白开水,使每日尿量维持在1500~2000毫升以上,配合利尿解痉药物。尿液稀释有利于小结石的冲刷和排出,并有助于防止复发。
2.肾绞痛发作时,可以选择解痉止痛、局部热敷、针灸等,均可缓解疼痛。必要时静脉补液或用消炎痛栓剂直肠塞入,均有良好的效果。
3.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指导服用排石药物,但应定期复查。其适应证为结石直径小于0.5~0.8厘米,肾无明显积水,输尿管无狭窄者,较易排出。接近1厘米的结石一般排出较为困难。
4.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应先行治疗,然后再处理肾结石。
5.体外碎石及手术治疗。经过内科治疗后,结石没有排除或者结石太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体外碎石及外科手术治疗。
本文是高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