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迟发性运动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表现
口-舌-咽(BLM)三联症的出现常常是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特征性症状,但并非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发展,舌的蠕动可能是最早的的体征,但有时舌运动异常是很微弱的,而其他面部体征则表现较为明显。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脸面部的异常
患者的舌运动可见“bon bon”征,(既伸舌鼓起面颊),伸舌成喇叭状或不规则的急伸。口唇部有噘嘴,皱唇,吹气样以及张口,磨牙动作。脸部表情常见抽动,扮鬼脸,不规则抬眉等且伴有吞咽困难。
2、颈布异常
颈部的前后、侧倾,斜颈。
3、躯干部位
单侧张力障碍(比萨征)中轴性多动。
4、上肢
耸肩,碗部的舞蹈样动作。
5、下肢
不宁腿,踝旋转,跺脚等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
本 病治疗较为困难,偶见自发缓解者。一般须逐渐停服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单胺类神经递质耗竭剂如利血平0.25mg,逐渐增至2-4mg/d,或丁苯喹嗪 12.5mg,逐渐增至200mg/d。卡马西平、巴氯芬、锂剂、氯硝西泮和阿普唑仑等可能对个别病例有用。需继续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可用氯氮平、利哌酮、 奥氮平、喹迪平等代经典抗精神病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氟哌啶醇和酚噻嗪类可抑制这种异常动作,但可加重潜在疾病,因此不推荐应用。
本病的治疗重在预防,迟发性运动障碍多为不可逆性损害,而且治疗较为困难,预防它的发生十分重要。
1、尽可能缓慢加药,尽量避免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抗精神病药;
2、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的联合应用;
3、尽量少用或不用抗帕金森症的药物;停用或更换抗精神病药时,应逐渐减量,而不要骤然停药;
4、年老体弱或伴有脑器质性、糖尿病病变者,应给予最低剂量;非必要时不用或少用抗胆碱能药;
5、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旦出现症状应将抗精神病药减量或换用其它药,必要时停药。
本文是王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