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郭波
郭波 副主任医师
桐乡市皮肤病防治院 皮肤科

冬天来了!冻疮也来啦!

5747人已读
1482921003.png

“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这是小时候经常听爷爷奶奶念叨的,的确如此,如果保暖措施不到位,冻疮就会盯上你,那就很闹心了,冷了疼,热了痒,真心不好过,总之就是两个字:难受!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扒一扒冻疮到底是什么。

冻疮,是由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典型皮损为局限性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或结节,严重的可以出现水疱、破溃、糜烂和溃疡等,愈后可留有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和萎缩性瘢痕;好对称发生于手足、面部和耳廓等处,瘙痒明显,遇热加重,病程缓慢,往往持续整个冬季,直到春季天气转暖后可逐渐消退,易复发。

1482921004.png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冻疮:多见于有骑马嗜好的女性的两侧股部,表现为股外侧浸润性的蓝红色斑或斑块,偶见溃疡,温暖环境中会显著消退。

1482921004.png

1.冻疮的病因是什么?

寒冷是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潮湿和冷风的刺激会加重病情。由此可见既寒冷又潮湿的南方比单纯寒冷的北方更容易生冻疮。而且并不是气候最冷的时候发,多数是初冬(刚开始冷)和早春(刚开始变暖)季节。但是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门诊上就诊的冻疮患者并不多,也可能大家还没把冻疮当个病看待。

1482921004.png

2.为什么同是南方人,有的人不生冻疮?

因为冻疮的形成既挑环境也挑人,一般来说,以下人群比较容易得冻疮:

a.儿童、妇女、肥胖者和末梢循环不良的人群(常伴有多汗、手足皮肤发凉等);

1482921005.png

b.合并有内科系统疾病的患者,如结缔组织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因本身有血管病变,冬季血管收缩,更容易出现冻疮;

c.喜欢穿过紧鞋袜、瘦身袜、紧身衣裤的人群。身着过紧衣物会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可能会给冻疮打开便利大门。

d.营养不良、缺乏运动、长期户外工作的人群均可助长冻疮的发生。

3.经常热水烫洗,可以完全避免冻疮?

别天真啦!有时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在低温下,皮肤血管收缩,一下进入高温环境后,血管一扩张就会释放出一些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会刺激皮肤产生瘙痒,甚至疼痛的感觉,加速皮肤组织的坏死,因此,取暖方式要巧妙,应先用37°C的温水,让皮肤血管慢慢地扩张,以适应这个环境,然后再慢慢过渡到较高温度。

1482921006.png

4.冻疮和寒冷性多形红斑是一个病?

有很多老大夫一直认为二者就是一个病,说寒冷性多形红斑是冻疮的弟弟,但是寒冷性多形红斑却说别闹了,尽管我俩偶尔会在冬天相遇,但是我俩从根上就不一样,更不能等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尤其是临床和病理表现,冻疮会持续整个冬季,而寒冷性多形红斑持续时间较短(约2~3周),好发于冬春气候寒冷时,夏季也可发病,皮疹多样,有典型的虹膜样损害(猫眼样),可伴有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一般2~3周可自愈,南方门诊上寒冷性多形红斑较冻疮多见,且患者大多会积极就诊。

1482921007.png

1482921007.png

5.那么得了冻疮,该怎么办?

千万不要搔抓!非常重要!

a.病情轻:在发病早期(未破溃),出现了红肿或瘙痒疼痛,可以遵循医嘱,局部外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膏,如喜辽妥乳膏、肝素软膏、冻疮膏、维生素E软膏、复方山莨菪碱软膏等;

b.病情重:如出现溃烂、流水,要注意在运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再使用一些促进血液循环和血管扩张的药。

c.物理治疗:如氦氖激光、红外线等局部照射,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d.中医中药:效果不错,采用益气活血温阳法调整人体免疫功能同时改善血管功能,解除痉挛和末梢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常用方剂:当归四逆汤和桂枝红花汤加减。

1482921007.png

6.平时如何预防?

冻疮关键在科学预防,应做到下面几点:

a.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

b.注意防寒防潮防冻保暖,特别暴露部位;

c.不穿过紧的衣物和鞋袜;

d.受冻后不能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

e.相关系统基础疾病要积极治疗;

f.反复发作的冻疮患者,可以在入冬前采用亚红斑量的紫外线或红外线每天照射局部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一定预防作用(具体疗程要遵医嘱)。

1482921008.png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和本人参与主编的皮肤科专业图谱。

本文系郭波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郭波
郭波 副主任医师
桐乡市皮肤病防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