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内障术前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角膜内皮细胞对角膜透明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角膜的高度透明是实现视觉器官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条件之一 ,而解剖形态完整 和生理功能正常的角膜内皮层则是保持角膜透明的关键。故临床眼科医生在任何内眼手术中,均要十分注意对内皮细胞的保护 。同时术前对角膜内皮细胞活性检查非常重要
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作为角膜最内层的内皮层是由单层内皮细胞所组成,它与前房水接触,角膜内皮细胞是通过其主动的代谢性液 泵作用,把房水与角膜基质隔开的生理屏障 ,其泵一漏系统可防止过多的水分和溶质通过,使角膜基质保持相对脱水的状态,维持其透明性。
正常人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每平方毫米内皮细胞的数量 )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体内内皮细胞随年龄增长会发生衰老改变 ,各年龄 段内皮细胞数不同,正常人内皮细胞在3O岁以前平均细胞密度3000~4000个 /mm2 , 31~40岁为3000个/mm2 左右 , 41~50岁为 2800个/mm2 左右 。 51~60岁为2600个 /mm2左 右, 61~80岁为2400~2500个/mm2 左右 , 80岁以上为2160~2400 个/mm2 。一 般认为维持正常角膜内皮屏障功能所需最低临界密度为700个/mm2,一旦低于此值就有可能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因此,内眼手术尤其是白内障手术前需要检查角膜内皮细胞。如果内皮细胞过少,白内障术后就有可能出现内皮功能失代偿,引起角膜水肿,甚至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不仅视物不清,还会引起眼疼、眼磨等痛苦。
角膜内皮细胞的检查时通过内皮细胞计数仪,不仅能看到内皮细胞数量,也能够检查到内皮细胞的大小(面积)、是否呈规则的六边形,医生可以据此评价内皮细胞的功能以及对手术的耐受程度。并给予患者正确建议,预知手术风险。
本文是张凤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