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糖的饮食误区
我们知道,血糖控制不好,会带来诸多不良的影响,比如增加患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容易导致肥胖和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等等。
因此,控制血糖,人人有责。但在生活中,有很多谣言和认识误区,我们先来看看,你都听到过哪些?
误区一:只要不吃甜的食物,血糖反应就会比较低
甜味的糖会升高血糖,但没有甜味的淀粉在消化之后也会变成葡萄糖。
所以,所有含淀粉的食物,比如米、面、杂粮、薯类等,也都有可能升高血糖。
误区二:糖尿病人要注意选择无糖产品
很多所谓的「无糖产品」,比如无糖饼干、无糖麦片、无糖藕粉等,虽然不含有人工添加的蔗糖,但仍然含有大量淀粉,有的甚至还添加了淀粉糖浆、葡萄糖浆、麦芽糖浆、麦芽糊精等配料。
它们升高血糖的速度毫不逊色于日常所吃的白糖,所以还是少吃为妙。
误区三:糖尿病人绝对不能喝粥
糖尿病人绝对不能喝白米粥,但燕麦粒煮成的粥和杂粮杂豆占一半以上的杂粮豆粥可以喝,因为它们的血糖反应较低。
那种以精白米为主,少量点缀一点杂粮的所谓八宝粥,以及加了一点鱼片肉片蔬菜碎的广式白米粥,还是坚决不要喝。
误区四:所有杂粮都能帮助控制餐后血糖
并非所有杂粮都能帮助控制餐后血糖。
在白米白面之外,以杂豆类的餐后血糖上升速度最慢,比如芸豆、豌豆、红小豆、绿豆等;其次是整粒燕麦和荞麦;然后是大麦、全粒小麦;接下来是黑米、糙米、小米、玉米等其他粮食。
玉米糊糊的血糖反应并不比白米粥低多少。
误区五:糖尿病人可以用鱼肉蛋类来替代一半主食
有人觉得糖尿病人不能多吃主食,为了控制血糖,可以大量吃鱼肉蛋来代替主食。
这完全是一个误解。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来说,动物性食品应适量,并鼓励有部分日子用豆制品来替代肉类。
误区六:主食里加点油,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的上升
做主食时添加油脂,做成烧饼、花卷、葱花饼之类,并不利于控制餐后血糖的上升。
油脂本身虽然不升高血糖,但油脂延缓血糖上升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过多油脂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使此后的血糖控制能力下降。
误区七:需要控制血糖的人不能吃水果
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可以少量吃各种水果,其中优先选择那些升糖指数较低、甜味较低、以及抗氧化物质含量较高的水果,比如苹果、桃子、杏、猕猴桃、橙子、柚子、草莓、蓝莓、桑葚等。
荔枝、桂圆、葡萄之类含糖太高的水果,只可在两餐之间每次吃三四粒,而且需要相应扣减三餐主食。
误区八:糖尿病人不能喝牛奶和酸奶
有些人觉得,因为牛奶里含乳糖,酸奶含少量乳糖和蔗糖,所以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其实,虽然牛奶里含乳糖,其血糖反应仍然比米饭馒头低得多,而且在早餐喝牛奶配合粮食类主食,能延缓血糖上升速度。
乳酸有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作用,含糖酸奶血糖上升速度也比米饭馒头慢,无糖酸奶更无需顾虑。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