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庞金辉 人已读
许多中老年人都会感到膝关节疼痛,尤其上下楼、买菜、做家务、散步、上厕所等都非常不方便,女性也不敢穿高跟鞋。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因为得了骨关节炎,他们很想知道有没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由于门诊就诊病人多,医生无法跟每个患者都详细解释,因此我想借用网络这一现代化传播手段,跟大家谈谈这话题,以飨读者,正所谓:
老人膝疼儿女愁,骨关节炎是祸首。
寻医问药求良方,专家科普解忧愁。
正规治疗快步走,一解全家心头忧。
问:什么是骨关节炎呢?
答:骨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俗称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关节周缘继发骨质增生(也就是常说的“骨刺”),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比较多见。具体发病原因尚未得到全面阐释,肥胖、重体力活、过度运动、不合适的锻炼、高龄、遗传因素等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全身多关节都可累及,主要是膝关节、髋关节、手指小关节、肩关节、脊柱小关节。在我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最常见。
问:什么是关节软骨呢?
就是我们平时吃鸡鸭时,吃到的那层白色的薄薄的脆骨。人体这台机器经过几十年的运转,关节内的部分软骨磨没了,软骨与骨头不同,软骨一旦磨损后很难再生(骨头可以再生,哪怕九十几岁的老人摔骨折了,也可以再长上)。没有了软骨的保护,走路时骨头磨骨头,骨膜及周围的滑膜上神经丰富,所以十分疼痛。长此以往膝关节会变形,成O形腿或X形腿。
问:关节软骨为什么会退变呢?
这一方面是由于机械因素,即长期反复的磨损,而肥胖、过度运动等又会加速磨损,一开始表现为局灶性软化,软骨表面粗糙,逐渐失去正常弹性,继而出现小片脱落、不规则小凹陷或线条样小沟,多见于负荷较大部位,然后进一步出现微小裂隙甚至糜烂、溃疡,软骨大片脱落可致软骨下骨板裸露,进而出现硬化和囊性变;另一方面与个人体质有关,高龄或肥胖的女性更容易得骨关节炎。从微观的病因学来看,目前探明的主要机制有:软骨基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失调,软骨下骨板损害使软骨失去缓冲作用,以及关节内局灶性炎症。
问:得了膝关节骨关节炎,有什么表现呢?
有人表现为膝关节持续钝痛,有的还有关节肿胀,有人表现为活动时突然剧痛,出现“打软腿”。关节疼痛一般都是活动多后加重,休息则减轻。关节痛最初为发作性,诱因常常是受凉、过度劳累或轻微扭伤等。有的人最初一两年才犯一次,随着病情进展发作越来越频繁,最后变成持续性疼痛。
如果关节在某一位置保持长时间静止不动,比如久坐几小时后,开始起身活动时感到关节僵硬,感觉关节像是被冻住了或粘住了,并且伴有疼痛,短时间活动以后这种“粘滞感”才消失。
同时大多数人还伴有下蹲困难。长年累月还会出现关节变形,以“O型腿”最多见。
问:得了骨关节炎,该如何治疗呢?
答:早期的骨关节炎,应采取保守治疗,可有效减轻症状并延缓病情发展。首先,注意保护关节软骨,尽量避免剧烈、过度及负重的活动,如反复蹲起、爬楼梯、走远路、提重物、爬山等,肥胖者要控制好体重。同时,加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比如平躺在床上练习抬腿,伸直腿,勾住脚,将一条腿抬高到45°至60°左右(脚离床面40~50厘米左右),坚持10~15秒后再放下,两腿交替进行,每次做3~4个,每天早晚都做几次,以此加强股四头肌力量。如果关节疼痛比较明显,可以口服消炎镇痛药、贴膏药以及抹药膏,也可行关节腔药物注射。如果关节肿胀比较明显,可以进行高频理疗。另外,营养软骨的药物也适用于早中期的骨关节炎。
但是,如果骨关节炎到了晚期,软骨磨损十分严重,保守治疗很难再奏效。要想解除病痛的折磨,唯有手术这一招了。
问:针对严重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做什么样的手术呢?
这种手术被称为膝关节成形术,简单地说,就是把坏掉的那层软骨薄薄地去掉,换成人造的,中间再加上一个特殊塑料制成的耐磨垫片。打个比方,假设有张桌子,桌面变得坑坑洼洼了,我们没有必要把整张桌子扔掉换张新的,而是把坏掉的桌面去掉,用新桌面取而代之,别的部分都原封不动地保留。有的病人病情比较特殊,仅仅一侧关节软骨磨损比较严重,此时我们可以选择单髁表面成形术,以更小的创伤获得同样的效果。
问:做完手术能像正常人一样活动吗?
一般来说,经过两三个月的康复训练后,便基本和正常人一样了。上下楼、做家务、散步、骑车、游泳、跳舞、旅游等都没有问题,完全可以满足中老年人的活动要求。
问:手术风险大吗?
只要手术技术过关、术后不感染并且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手术效果很好。同时,手术风险与患者自身的身体条件也有很大关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只要控制好了,便可以耐受手术。
问:人工关节可以用多长时间呢?
只要不感染、不摔折了,可以用15~20年以上,据文献报道,有的最长用了40几年。由于假体使用寿命的限制,年轻人做这个手术要特别慎重,但是对于患有严重骨关节炎的老年人,平常生活受病痛折磨很痛苦,越早做这个手术就越早享福,有不少老年人术后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人也越活越年轻了。转自翁习生教授
本文是庞金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