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除胆囊会影响消化功能吗?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进食后,胆囊发生收缩,
使储藏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那
么,一旦因胆囊病变而切除其胆囊者,会不会影响人体的
消化功能和身体健康呢?
其实,这种忧虑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因
为胆囊并不是身体中不可缺少的脏器,不少高等动物,如
马、鹿、象、鲸等,天生就没有胆囊,他们的生活与一些
有胆囊的动物没有很大区别。有少数人,由于胆囊的胚胎
发育异常,生下来就没有胆囊,但他们照样过着与正常人
一样的生活。做了胆囊切除术,病人原来的症状随即消失,
虽然失去了胆囊浓缩和贮存胆汁的功能,但对病人的消化
和吸收功能并无较大影响。
科学实验研究表明,胆囊切除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
与正常人相比,差别不大。胆固醇结石的病人在切除胆囊
后,胆汁中胆汁酸的含量会慢慢增加,这样就能使手术前
的过饱和胆汁逐步变成正常胆汁。因此,只要在切除胆囊
时已将胆管结石完全取出,胆固醇结石就不会再复发。所
以,胆囊切除后,对身体健康和消化吸收不会带来不利影
响,没有必要担心顾虑。
再者,胆囊切除后,胆管壁会增厚,胆管的粘液腺会
增多,胆管经常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补偿因失去胆囊
储存浓缩胆汁功能,同时也不致于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手术后不必忌食荤油。如果人体摄入脂肪过少,对
身体并无益处,反而对人体健康不利。当然,手术后身体
的恢复及补偿功能的建立要有一个过程,动物脂肪和鸡蛋
的摄入量不宜太多,食物中脂肪含量也应逐渐增加,使身
体有一个逐渐适应过程。
本文是王贵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