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胖宝宝为什么喝水也长肉
很多家长认为“吃得胖长得壮是好事啊,小孩子嘛要啥好看,长大后减肥就可以了。”
人在成长过程中,脂肪的增长有3个关键期:出生前3个月、婴儿期以及11岁~13岁。
要是在这3个时期,宝过胖的话,长大后非常容易成为那类“喝口水也会长胖”的悲催体质。
肥胖有两个分类。
人体脂肪细胞数目在那3个阶段中可劲地增长,长着长着,呀,不小心过度了,肥胖就被催出来了,这也叫脂肪细胞增多型肥胖。
正常人的脂肪细胞个数大约有250亿~280亿,小胖墩高达635亿~905亿,3倍啊!
躲过了那3个关键期,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
相对好一点,别的阶段的肥胖,我们一般称之为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型肥胖,也就是说,脂肪细胞数目正常,就是它自个儿发胖了,人体向着发福的门槛迈进。
之所以说后一种肥胖相对好一点,粑粑麻麻可以仔细想一下,是减3倍容易,还是挤压一下原先数量容易?
也就是说,脂肪细胞增多型肥胖是最难治疗的,宝就算成人后吭哧吭哧辛苦减肥,一个不注意,就反弹回来了。
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型肥胖嘛,数目没增多,就体积容易控制,减肥也容易有成效。
所以,千万不要沾沾自喜家有小胖墩,如果宝前两个阶段都过于壮实了,11岁~13岁就是控制肥胖的最后一道关,一定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决心,对宝的未来负责,不然这关失守,得80%的小胖墩就会发展为成人肥胖,喝水也长肉的生活那得多惨。
且不说那么远,就说眼前的这个小胖墩吧,小家伙的肉肉下面,隐藏着7大身心问题:
易出现脂肪肝——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80%,诱因?俩字,肥胖。
血脂易高——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当血脂一紊乱,动脉粥样硬化蠢蠢欲动。
出现高胰岛素血症——没办法,身体为了维持糖代谢需要,在肉肉们的压迫下,长期被迫分泌大量胰岛素,胰岛肯定不干啊,全力抵抗,2型糖尿病就随时准备登场。
易患呼吸道疾病——胸壁上的一堆脂肪,压迫胸廓扩张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呼吸道抵抗力降低,呼吸道疾病自然就冒出来了。
易患消化系统疾病——小胖墩的患病率是15%,正常儿童是4%。
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然后呢?更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影响宝智力和心理——背着这么多肉,部分小胖墩表示很辛苦,活动、学习、交际能力自然就低了,久而久之小家伙会出现抑郁、自卑,对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内向、社会适应能力低……好吧,这个心理健康有点悬。
粑粑麻麻就纳闷了“我们明明是科学喂养的,为什么还会养出小胖墩呢?”
排除掉病理性肥胖,就诊的95%以上的宝都是单纯性肥胖——后天因素养出来的小胖墩,所谓的“科学喂养”就是主要原因。
所谓的“科学喂养”:
不吃垃圾食品,嗯,这点粑粑麻麻都知道,早早列入了黑名单,可鱼、肉过量吃了“这些营养多好,多吃点儿长个子”。好吧,宝确实没怎么吃垃圾食品了,但塞下了太多的鱼虾蟹、牛肉、鸡肉等,同样会导致肥胖。
不让宝喝可乐,却让他们把乳酸类饮料和纯果汁当水喝。牛奶、纯果汁饮料、乳酸类饮料粑粑麻麻觉得营养价值高,能助宝长身体,可忘了它们热量都很高——1瓶450毫升的鲜橙果汁,每一百毫升就会产生186千焦的能量,按热量值换算,喝1瓶=吃了50克米饭……要控制饮用量。
米饭、面食等精细食物吃太多了。这些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要是不控制,宝也会发胖,所以,千万别给宝的小碗里盛得满当当的,也别N次哄他“再吃一口,就一口”。精细食物吃得多了,人体吸收了这些粗粮少、纤维素含量低的食物,很容易产生饥饿感,自然就吃得过多了。
感谢您对乐享Baby的支持和关注,Baby将更加努力让爸爸妈妈了解国内外最先进的育儿理念,结合自身地区特色,科学养育健康聪明的宝宝!
扫一扫,了解更多宝宝健康资讯!
本文是陈景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