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胡兵 三甲
胡兵 主任医师
徐州市中医院 消化内科

浅谈慢性腹泻

5165人已读

正常人每日或隔日排成形便1 次,少数人习惯于每日排便2~ 3 次,亦属正常。大便稀薄或伴有便次增多,称为腹泻。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对于急性腹泻,患者可通过多食清淡食物等饮食调节来治疗慢性腹泻是指反复发作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的腹泻。慢性腹泻病因相对来说更复杂,诊断和治疗有时很困难。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有一定传染性,为我国发病最多的三类传染病之一, 长期以来危害人类的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 HO )统计(不包括中国),全世界每年大约 有10亿人患腹泻,其中5 亿发生在第三世界。

好多人认为,腹泻不就是拉肚子嘛,拉几天好了了事,不必大惊小怪。其实,由于慢性腹泻与多种疾病相关,如果麻痹大意不以重视,很容易错过腹泻背后隐藏的病情,贻误治疗,带来严重后果。
慢性腹泻临床上按解剖部位结合病因分:
1、胃源性腹泻,包括胃部疾病和肠内容物或胆汁返流入胃造成的腹泻;
2、肠源性腹泻,包括肠道的各种炎症如菌痢克隆病不全肠梗阻、肿瘤、消化不良、菌群失调、对鱼、虾过敏,食物中毒及某些腹泻药、降压药引起的腹泻;
3、内分泌失常性腹泻,如甲亢、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的腹泻;
4、功能性腹泻,如情绪性腹泻、肠道易激惹综合症。以上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中,最常见的为各种肠道感染、结肠和直肠癌,葡萄(葡萄食品)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及肠道易激惹综合症。

胰原性慢性腹泻

6、肝、胆疾病所致慢性腹泻

7、药原性腹泻

①泻药,如酚酞、番泻叶等;②抗生素,如黄连素氟哌酸等;③降压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④肝性脑病用药,如乳果糖、乳梨醇等。

慢性腹泻的原理?

正常人每24小时约有9L水分和电解质进入十二指肠,其中2L来自饮食,7L来自分泌的消化液(涎液1.5L.胃液2.5L,胰液1.5L,胆汁0.5 L.十二指肠液1.5L)。小肠吸收了90%的水分,仅有1.5L左右排至结肠,结肠又吸收了其中90%的水分,最终仅有100-200ml

(一)渗透性腹泻或吸收不良性腹泻

正常人食糜经过十二指肠进入空肠后,其分解产物已被胃液、胰液、胆汁及十二指肠液稀释,空回肠内容物呈等渗状态,电解质含量与血浆相似。各种原因的消化不良(不消化)或吸收不良亦可导致肠内容物增多。

(二)分泌性腹泻

肠道分泌主要由黏膜隐窝细胞完成,吸收则靠肠绒毛腔面上皮细胞的作用,当分泌量超过吸收能力时可致腹泻。刺激肠黏膜分泌的因子可分为四类:①细菌的肠毒素,如霍乱弧菌、大肠杆菌、沙门菌等毒素;②神经体因子,如血管活性肠肽各种通便药,如蓖麻油、酚酞、芦荟、番泻叶等也属于此类。

(三)吸收功能障碍性腹泻

由于食糜与吸收面接触障碍所致;如肠切除,肠改道术后及盲袢综合征等,常伴有细菌增殖、吸收不良及腹泻。肠黏膜正常,但因某种因素(如胰液减少)引起食物的消化不良。肠黏膜病变或因某些疾病(如小儿乳糜泻、成人热带及非热带脂肪泻等)使小肠绒毛减少或变形。又如肠黏膜正常,但由于肠系膜血管或淋巴管因淋巴瘤或炎症而发生梗阻。

(四)运动功能紊乱性腹泻

肠运动过快,食糜在肠管内停留时间缩短,投有充分吸收,可致腹泻。常见情况有:①肠道感染,炎症刺激肠管蠕动增强;②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结肠痉挛、蠕动增加(肠易激综合征);③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所致之腹泻亦属于这种情况。

慢性腹泻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腹泻、腹痛、腹痛伴腹泻、里急后重、腹部肿块、消瘦等。(1)对腹泻者应注意年龄、性别、籍贯、职业等资料:如乳糖酶缺乏和先天性腹泻、病毒性胃肠炎多见于儿童;功能性腹泻、溃疡型肠结核、克罗恩病多见于青壮年;结肠癌多见于男性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多见于女性;血吸虫病见于流行区农民和渔民等。此外应注意询间接触史、服药史、饮食习惯、旅行情况、腹部手术和放射治疗史等。(2)起病与病程:起病急骤伴有发热,腹泻频繁者应考虑肠道感染性疾病;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引起的腹泻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之久,且常呈间歇性发作;结肠癌引起腹泻很少超过2年;功能性腹泻一般不在夜间发作,在禁食情况下仍有腹泻,提示为分泌性腹泻;禁食后腹泻停止者为吸收障碍性腹泻。

(3)粪便性状:水样便见于各种分秘性腹泻,如大便量大于每日5L,则应考虑霍乱或内分泌肿瘤等引起的分泌性腹泻。蛋花汤样大便见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引起的伪膜性肠炎。脓血便见于渗出性腹泻,如脓血仅附着于粪便表面,则提示直肠或乙状结肠病变。洗肉水样大便见于某些急性出血性肠炎或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果酱样大便见于阿米巴痢疾或升结肠癌。酸臭的糊状便见于糖吸收不良,有油滴的糊状便见于脂肪吸收不良,恶臭大便见于蛋白质消化不良

(4)注意腹泻的伴随症状或疾病:①胃肠症状。伴有腹痛多见于炎症性肠病,脐周或右下腹痛提示小肠性腹泻,左下腹或中下腹痛提示结肠性腹泻;②周身症状。是否伴有发热、食欲减退或亢进、营养不良和消瘦失水、休克、症状性贫血、出血倾向等;③ 胃肠外症状。

慢性腹泻应警惕哪些病?

慢性腹泻的原因非常复杂,不一定由肠道炎症引起。其他一些疾病的早期表现不典型,有时可只表现为慢性腹泻。例如:

1.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腹泻与其导致的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有关。腹泻呈顽固性、间歇性,发作时间可为几天至几周;间歇期可为数周至数月,腹泻昼夜均可发生,约5%的腹泻病人同时有脂肪泻。

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腹泻,首先要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要严格遵医嘱服用降糖药,并在合理营养的基础上,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及主食的摄入,同时可适当多吃些富含优质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类食物。只要糖尿病得到控制,腹泻现象就会得到缓解或消失。

2.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由于肠道蠕动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含较多未消化食物。

3.肝癌: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肝癌并不少见。肝癌患者的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肠黏膜在有害化学物质的刺激下产生肠毒素,促使肥大细胞增殖,释放组织胺,使肠黏膜变性水肿,通透性增加,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致大量水分排入肠腔引起腹泻。

4.大肠癌:大肠癌多数发生在中年以后,位于左侧结肠者常为环状生长,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当肿瘤有糜烂、溃疡、坏死时,可表现为腹泻、血便和里急后重,尤其是肿瘤位于直肠者,主要表现为血便、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畅和里急后重。

5.克隆病:又称节段性肠炎,发病年龄主要在20—40岁,起病缓慢,以腹痛、腹泻开始,逐渐加重,大便稀或水样,常无脓血。病变肠段的炎症、蠕动增加及继发肠道吸收不良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多为间歇性发作,病程后期呈持续性。

6.溃疡性结肠炎:女性多于男性,起病可急可缓,症状轻重不等,腹泻系在炎症刺激下,肠蠕动增加及肠腔内水、钠吸收障碍所致。轻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重者排便次数频繁,粪便多为糊状,混有黏液、脓血。

本病可有结节性红斑、虹膜睫状体炎、关节炎等肠道外表现。引起慢性腹泻的原因还有很多,如肠结核、肠道真菌感染、慢性细菌性痢疾、药物等。出现腹泻时,如果原发疾病的表现较为典型,则比较容易诊断;如果原发疾病的表现不典型,就比较容易误诊,有时误诊会长达数月或数年。

因此,出现慢性腹泻不可掉以轻心,应当进行认真的检查,只有查清病因,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反之,仅对慢性腹泻给以对症治疗,效果往往较差,甚至还会延误病情,失去治疗的时机。

慢性腹泻西医治疗:

防治腹泻,使用补充电解质药物远比服用抗生素更合理。绝大多数慢性腹泻都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从这个角度讲,抗生素首先是不对症,其次,抗生素用多了会引起胃肠道菌群失调。我们都知道胃肠道内存在大量有益细菌,以大肠杆菌为主。滥用抗生素,这些菌群间的平衡就会失去。本来共生的众细菌,一种少了,别的就会多了,环境因此被破坏,这些菌就会从有用到有害。最糟糕的是使用广谱抗生素、超广谱抗生素,因为一般人无论感冒还是其它感染,都只不过是由少数细菌引起,而所谓广谱、超广谱,就是大面积杀灭各种细菌。好比“宁愿错杀三千,不能漏过一个”,结果对体内菌群的平衡造成极大危害,从而威胁自身的健康。

1.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类型腹泻采取相应治疗。

2.对症治疗:尽量避免选择成瘾性药物;且应在明确病因后应用。止泻药:活性炭、氢氧化铝凝胶、可待因等。

3.解痉止痛药:马来酸曲美布汀、奥替溴铵等。

慢性腹泻中医治疗

一、寒湿困脾型

【主症】症见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肠鸣时作,脘腹闷胀,食少纳差,身困肢冷,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以化湿运脾为主,方用胃苓汤加味。

【方药】炒苍术、炒白术、陈皮、制半夏、川厚朴、炒木香、泽泻、苏梗、防风、猪苓、煨葛根、茯苓、桂枝、于姜、炒荆芥、砂仁、炙甘草。

二、肝郁脾虚型

【主症】症见大便稀溏,平素多有胸胁胀满不适,时有嗳气,纳食较少,每因抑郁恼怒或精神紧张时大便次数增加,舌嫩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以疏肝健脾为主,方用叫逆散合异功散加味。

【方药】醋柴胡、炒枳壳、制香附、佛手、炒当归、煨诃子、陈皮、青皮、炙甘草、白豆蔻、绿梅花、太子参、茯苓、炒白术、炒白芍、炒鸡内金、合欢皮。

三、脾胃虚弱型

【主症】症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食后腹胀,稍进油腻食物或劳累时,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不华,神疲乏力,舌淡胖、苔薄,脉细弱。

【治法】以益气补中为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

【方药】党参、炒白术、山药、炒白扁豆:芡实、炒薏苡仁、莲子肉、炙黄芪、红枣、炒木香、苏梗、陈皮、炙甘草、神曲、炒谷芽。

四、脾肾阳虚型

【主症】症见五更泻,肠鸣即泻,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冷痛,脘腹喜温喜按,舌胖大边有齿印、苔薄,脉沉细。

【治法】以温养脾肾为主,方用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方药】党参、炒白术、炙黄芪、IlI药、煨益智仁、乌梅、川断、补骨脂、仙灵脾、巴戟天、防风、炙甘草、煨诃子、炮姜、肉豆蔻、肉桂、五味子。

慢性腹泻吃哪些对身体好?

1、低脂少渣饮食:每天脂肪40g左右,过多不易消化并加重胃肠道负担,刺激胃肠蠕动加重腹泻。注意少渣,粗纤维多的食物能刺激肠蠕动,使腹泻加重,当腹泻次数多时最好暂时不吃或尽量少吃蔬菜和水果,可给予鲜果汁、番茄汁以补充维生素;少渣饮食可减少肠蠕动、减轻腹泻,。

2、供给高热量膳食

3、优质蛋白质食物:鱼、瘦肉。为了增加维生素c又不使腹泻加剧,可选用合纤维素少的水果,如香蕉、菠罗、苹果泥或煮熟的苹果。

4、慢性腹泻有脱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充淡盐开水,以弥补水和盐分的损失。

5、选择一些健脾止泻的食物,如苡仁、山药、大枣、大蒜等;

慢性腹泻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避免过敏性的食物。

2、禁忌食物:如粗粮、生冷瓜果、冷拌莱等,含粗纤维多的韭菜、芹菜、榨菜等;

3、坚硬不易消化的肉类如火腿、香肠、腌肉等;

4、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烈酒、芥末,以及肥肉、油酥点心等高脂肪食物。

胡兵
胡兵 主任医师
徐州市中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