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9
女性,42岁,有头晕一月多,老是在电梯前觉地面上下浮动,近日开自来水龙头打开看到水也觉的晕,请问是那类眩晕
2010-02-28
头晕/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 ≠颈椎病 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有颅外段颈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于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 将此概念引伸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概念。 随着对脑缺血的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也不再被使用。 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VBI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将头晕/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病因。 更有将VBI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相对缺血状态”。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VBI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 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提高 80年代后,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如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的后循环缺血登记研究,NEMC-PCR)和研究技术的发展,对PCI的临床和病因有了几项重要认识: ⑴PCI的主要病因类同于前循环缺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是极罕见的情况。 ⑵后循环缺血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 ⑶无论是临床表现或现有的影像学检查(CT,TCD,MRI,SPECT或PET)都无法可靠地界定“相对缺血状态”。 ⑷虽然头晕和眩晕是PCI的常见症状,但头晕和眩晕的常见病因却并不是PCI。 基于以上认识,国际上已用PCI概念取代了VBI概念。
2014-08-29
女性,42岁,有头晕一月多,老是在电梯前觉地面上下浮动,近日开自来水龙头打开看到水也觉的晕,请问是那类眩晕
2010-02-28
头晕/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 ≠颈椎病 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有颅外段颈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于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 将此概念引伸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概念。 随着对脑缺血的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也不再被使用。 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VBI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将头晕/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病因。 更有将VBI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相对缺血状态”。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VBI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 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提高 80年代后,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如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的后循环缺血登记研究,NEMC-PCR)和研究技术的发展,对PCI的临床和病因有了几项重要认识: ⑴PCI的主要病因类同于前循环缺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是极罕见的情况。 ⑵后循环缺血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 ⑶无论是临床表现或现有的影像学检查(CT,TCD,MRI,SPECT或PET)都无法可靠地界定“相对缺血状态”。 ⑷虽然头晕和眩晕是PCI的常见症状,但头晕和眩晕的常见病因却并不是PCI。 基于以上认识,国际上已用PCI概念取代了VBI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