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世营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阳痿和早泄的相互关系

发表者:邵世营 人已读

2008年才给终生性早泄下了定义,这种男性性功能障碍的特点是:射精总是或几乎总是发生在插入阴道之前或插入过程中或插入后1分钟左右之内,在所有或几乎所有阴道插入中都不能延迟射精,存在负面的个人后果如抑郁,烦躁,挫折感和/或回避性亲昵。最近,有人提出一个自我估计的或秒表测定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3分钟,作为诊断获得性早泄IELT的有效的截止值cut-off)。然而,国际性医学学会(ISSM)在这个基础上建议的有关男性性功能障碍终生性和获得性早泄的新定义是:(i)从第一次性交开始,射精总是或几乎总是在插入阴道之前或插入后1分钟左右之内(终生性PE)或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显著和令人烦恼的射精潜伏时间减少到大约3分钟或更少(获得性);(ii)在所有或几乎所有阴道插入中都不能延迟射精;(iii)存在负面的个人后果如抑郁,烦躁,挫折感和/或回避性亲昵。尽管具有如此广泛的和显著的影响,可是目前仍然缺乏有关早泄病因学和男子对其态度的详尽的资料。从传统上说,一直把早泄看作是一种心理问题,特别是心理分析理论更是认为它是一个与神经有关联的无意识的内心冲突。现代循证医学认为尽管存在心理因素,特别是操作焦虑成为PE的最重要的潜在因素,在某些案例里,把器质性因素看作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已经提出遗传因素可能成为终身性(原发性)PE的重要的器质性决定因素,反之如激素异常、前列腺炎和ED,而ED是伴随获得性(继发性)PE的最常见器质性因素。已经报告大多数终生性PE患者是不会同时出现ED的;然而,先前的报告表明,大约1/3的主诉ED的患者存在早泄。类似的是,近年来亚太地区一项针对处于稳定性两性关系的异性恋男子(4997人,18–65岁)的大规模随机调查表明,30%以上的早泄患者同时存在ED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PE可以继发于ED,已经拥有的证据也表明二者之间的双向的相关关系。按照一项针对性与相关关系的来自29个国家,涉及40–80岁成年人的全球有关性态度和性行为的调查(GSSAB),结果表明在研究的任何地区都存在ED和PE之间的显著的相互关系。尽管拥有这样的证据,意大利一个性医学团队近年来还是开展了一项所谓的元分析(Meta-analysis)或荟萃分析研究,其概念是对以往的可以利用的大量研究结果进行横向的系统的定量分析。该团队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探讨勃起功能障碍(ED)与早泄(PE)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有必要对它们之间的特有决定因素与潜在因子做深入了解与澄清。使用自我报告的ED和PE的定义及有限的自我报告问卷,如针对ED的国际勃起功能障碍量表(IIEF)或针对PE的早泄诊断工具(PEDT),在有限的研究中,至少可以部分地解释这样的问题。此外,有些研究结果表明因为PE而求治的可能性低于患有ED的男子。

他们采用强大的书目性数据库和Cochrane调查研究方法去搜索“勃起功能障碍”和“早泄”这两个术语。他们搜索并囊括了所有比较与早泄相关的ED危险性的观察性实验研究。资料的萃取分别由两个独立的作者完成,凡有冲突的地方再由第三方解决。在检索到的1969至2015年4月1日的英文版的474篇文章里有18篇纳入他们的研究对象,这里共涉及到57229位患者,12144位(21.2%)具有早泄。无论其早泄是如何定义的,存在早泄者的ED发生率均显著升高(比值比odds ratio: 3.68[2.61;5.18]; P < 0.0001)。元回归分析表明中老年早泄患者及文化程度较低早泄患者中的ED危险性增高,而两性关系稳定的那些人ED危险性较低。此外,具有早泄和ED的患者常常报告焦虑与抑郁症状,与器质性问题相关的发病率则比较低,如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即使经过年龄的校正这样的相关关系依然成立。最后,在继发性射精问题患者中与PE相关的ED危险性增高(经过年龄调整之后adj r = 0.414; P < 0.0001)。

结果提示PE可能是引起夫妻双方具有更加广泛的心理抵抗力带来的症状,可能是因为难于就PE进行语言的交流,为了克服缺乏与PE和ED相关关系的知识,研究的目的旨在对相关课题的现有资料进行综述和元分析。被调查人群平均年龄为44.7 ± 10.1岁,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分别占30.0%,、23.5% 和17.5%。与PE定义无关,PE患者出现ED危险性的可能性增加了4倍,尤其是在老年患者/接受教育很少/缺乏稳定两性关系的人群中。此外,这样的危险性也与抑郁及焦虑症状显著相关,而与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器质性问题关系不大。PE人群的IIEF得分比较低,而ED患者的IELT得分是低的。PE和ED具有互相的恶性循环。当男子试图控制他的射精时,就会减弱了他的性兴奋度(可能导致ED);而一个男子若想达到勃起,则要提高他的兴奋度(可能导致PE)。回顾性调查了184例18–83岁因为性功能障碍来门诊的男子,在单纯咨询ED者中有29例在ED之前出现PE。在单纯咨询PE的男子中,有21位患者在PE之前或同时存在按照IIEF计分可以诊断的轻度到中度ED。

这就提示,PE可以导致两性关系失谐,从心理学层面反映出现ED的可能性,与PE相关联的ED或PE伴随的ED危险性可能更容易归因于内心的(焦虑与抑郁)或两性关系因素(如缺乏稳定伴侣而更有压力),而存在如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器质性疾病时,则存在相反的趋势。ED男子容易出现继发性PE,这是由于需要强刺激来获得或维持勃起,或是伴随操作焦虑。国内数字也表明在获得性而不是原发性PE患者中,ED更为常见。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有些PE男子表达的主诉却是由于射精后迅速疲软的勃起功能不全,或重叠于终生性PE的ED,这是由于这些男子试图降低其性兴奋性。按照这样的说法,很可能在PE患者中存在大约33.3%的假ED阳性率。现有元分析的另一个有趣发现是观察到教育水平与PE相关ED危险性直接相关。可以推测与教育水平低致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以及接受的性心理教育消极有关,能够反映出一个更高的连带的ED发病率。当然,这样的元分析还是具有局限性的,毕竟它们没有机会评价在患者层面上的资料,可是它却提供了众多研究的总数很大的样本量,从而具有更大的统计学价值。因此,对这些横向研究的结果的解释需要十分慎重。研究结果的报告都是根据自我报告定义的ED或PE,各项研究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这就带来更多的局限性。最后,在人口资料里存在广泛的异质性(文化/伦理/医学的共病性)。

结论:根据现有资料,我们相信ED与PE从本质上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它们不应该以严格的诊断特点来分类,而是应该从一个二维的视角度来考虑。理解了这样的二维观点有助于帮助性健康工作者在性医学实践中向患者提供最恰当的更加理想的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