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控制体重?
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的肥胖程度,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肥胖?那就测测BMI吧,了解一下怎样的身材才是最健康的。
正常的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米)的平方
■ 肥胖的判断标准:
体重过轻: BMI<18.5
正 常 : 18.5≤BMI<23
过 重 : BMI≥24
肥 胖 : BMI≥28
■ 流行病学有哪些 :一项针对单卵双生子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主要参与能量储存。此外,肥胖发病率和并发症随环境变化(如工作安排、过量食物、缺少健康饮食)而升高,这也表明非遗传因素如营养与体育锻炼对肥胖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 肥胖易导致哪些疾病
肥胖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 2 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关节炎和睡眠呼吸暂停。而临床上发现,即时只减轻原体重的5%-10%,也能减少肥胖引起的相关疾病。
■ 肥胖引起相关疾病的相对危险程度
危险程度 相关疾病
非常危险
危险情况较一般人高出3倍(或以上) Ⅱ型糖尿病 高血脂
胰岛素阻抗 胆囊疾病
呼吸困难 睡眠时呼吸停止
中度危险
危险情况较一般人高出2-3倍 危险情况较一般人高出2-3倍 冠心病
高血压 骨关节炎 高尿酸-痛风
危险
危险情况较一般人高出1-2倍 癌症(更年期后乳癌、子宫内膜癌、肠癌)
麻醉时增加危险
怀孕时肥胖造成胎儿畸形
■ 实验室检查包括哪些 肥胖症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空腹血脂、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这些检查可用来常规筛查 2 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脂肪肝。
■ 成功控制体重的方法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态平衡。
(一)合理膳食:低热量健康饮食,每天摄入500-750大卡热量,根据个人偏好和文化个性化。饮食计划包括:地中海膳食[1],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膳食,素食饮食替代。
(二)适量运动
原则:1、每周运动三次,每次超过30分钟,运动时最大脉率(170—年龄)
2、以不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为原则
3、循序渐进,秉持7字诀(少吃、多动、有恒心)
运动时间及强度 运动项目
体重正常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 快走、爬山、打乒乓球
超重 每天约60分钟高水平体力活动 游泳、慢跑、健身操
肥胖 每周2-3次抗阻力训练 哑铃、举重、俯卧撑
维持体重减轻:体重管理的目标除了减轻体重之外,还应避免反弹。理想体重控制应以每周减轻0.5-1.0公斤为原则,否则容易反弹。
(三)心态平衡: 保持平衡心态,知足常乐,不要以食物作为生气或吵架时的发泄替代品.
■ 走出误区:
1、 短时间内能快速减肥吗?
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同样也不会一夜变成瘦子,应釆用运动和饮食控制法,以每月减少1-2kg 较为合适,因为过快减肥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极易反弹,使计划失败。
2 、少吃主食能减肥吗?
主食为碳水化合物,是供能的主要来源,过度减少供应会分解肝内糖储存,使水分大量丢失,造成体重暂时性减少,实际上体内脂肪并未减少,或者因脂肪分解而产生酮体,导致酮症。主食太少,造成食物中膳食纤维、B 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量下降,从而增加某些癌症的危害,所以主食要适当。
3 、不吃脂肪能减肥吗?
许多想减肥的朋友谈“脂”色变,拒绝摄脂。其实油是人体必需营养素之一,它为生命提供能量、构成各种细胞生物膜、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肥胖原因是脂肪摄入大于消耗,并不是脂肪本身的效果,只要不过量,没有必要完全拒绝脂肪。
本文是魏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