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
人体的颈部有向脑部供血的四根主要动脉,这些供血的血管向脑部提供必要的养分,可以说是脑部的“生命之河”,这些血管一旦发生淤堵,常会引起脑部的缺血症状,小的可以导致“小中风”,严重的可以导致“大中风”,甚至死亡。这四根主要动脉中,其中多见的是气管旁边的2根颈动脉里长了斑块发生血管淤堵,而一旦发生颈动脉的淤堵,就容易发生脑部缺血,甚至中风。
因此,一旦颈动脉发生了“淤泥堵塞”,就需要及时清除,以保持血管畅通,减少脑中风的风险。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主要3种:保守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血管支架植入术等。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控制血压血糖、适量运动等等,在药物方面可以通过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和控制斑块的进展,避免血小板聚集在斑块表面形成小血栓,从而达到降低中风的危险。当然,脑中风的预防还需要多种手段发挥作用,如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注意控制饮食和体重,戒除烟酒,以及适当的体育锻炼均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重度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则需要考虑畅通颈部血管了,以减少中风危险。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颈动脉“清淤排堵”的经典手术方式,至今已经应用了60余年,实践证明安全有效,可以显著降低脑中风的发生率,目前每年全球有数十万人接受这种手术治疗。医生通过手术打开颈部的血管,将里面的斑块完全清除,并通过相应方法重新对颈动脉进行成形,减少以后动脉再次狭窄堵塞的风险。这种手术相对安全,大部分患者可以接受该方法治疗。
另外,近20余年还出现的颈动脉支架手术,目前也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微创技术,该法只需要在大腿根部穿刺,将血管支架通过特殊的管子送到颈动脉病变部位,然后扩张血管并植入支架,该法更加微创,尤其适合不能耐受麻醉的高危患者,该技术对大部分患者也有较高的安全度和良好的远期效果。
本文是张喜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