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一问一答,通俗易懂】十问家长们担心的那些医学检查辐射

发表者:周俊 人已读

对于医学放射性辐射的问题,我好大夫周俊医生在前面《【一问一答,通俗易懂】十问如何正确理解医学辐射(初始篇)》、《【一问一答,通俗易懂】十问医学相关的电离辐射(深入篇)》和《【一问一答,通俗易懂】十问辐射剂量多少才安全?(终结篇)》3篇拙文中已经做了很多解释。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仍有很多朋友希望能直接咨询我相关问题,其中尤以儿童和青少年做了X-光片和CT检查后,家长们对于辐射剂量的担忧最为突出。

为此,我又觉得专门针对未成年人进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检查后相关辐射问题做一个整理和介绍非常必要。下面我好大夫周俊医生就过去回答过患者的问题中挑选出10个典型的问题以方便大家能更好地排疑解惑。

Q1: 听说给1岁小宝宝做了CT会致癌,而且会影响智力发育,最近一直焦虑,是真的吗?

A1: 医学检查的剂量相对低,随着CT技术的飞速发展,检查剂量在进一步降低。一般的检查剂量不会致癌,也不会影响智力。只是对于儿童或青少年,我们更要坚持少进行辐射检查的原则,因为他们对于辐射更为敏感。这就是我好大夫周俊医生在《【一问一答,通俗易懂】十问辐射剂量多少才安全?(终结篇)》第四问Q4中提到的ALARA(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使患者受到辐射的剂量尽可能的低。

Q2: 2岁小孩因病和坠床短期内做了两次CT,是不是辐射剂量已经超过婴儿限值了?医护人员是每年不超20 mSv,儿童是不是太高了啊?

A2: 由于没有儿童专用限制阈值,目前的剂量虽未超20 mSv,但是我好大夫周俊医生认为对儿童做CT的原则是要更保守一些,儿童对于射线比成人要敏感些,因此更要少接触、多防护。

实际上,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一般都不会超过这个剂量,中国对这一点还是比较保守的,也还是很安全的。有关部门每季度都会进行辐射检测等政策,都是强制性执行的,这对医护人员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其实,国家对患者也有类似模式的强制性质控政策,保证患者的基本检查安全。

对于儿童来说,都住院了,说明不是小病,一般检查一次是没有关系的。通常,在没病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儿童尽量少做辐射相关检查,而不是不做。其次,像坠床考虑头部外伤,倘若颅内各种出血可能性要排出,不做也不行,倘若真有事是有生命危险的。应该做。 总之,应该做的不要怕那一点辐射,但是没有生病,对儿童就不要进行辐射相关检查,而且还要注意辐射防护。

Q3: 3岁宝宝这么小做CT检查是不是不应该啊?

A3: 我好大夫周俊医生把CT检查比方成像晒太阳一样,不知合适不合适。

不晒太阳,小宝宝就缺钙,少则枕秃,多则抽筋,甚至“软骨病”和颅骨闭合不全等等;同理,小朋友生病了,必要时还是得行CT检查,不然不能确诊不好治疗,耽误了病情治疗时间长,宝宝受罪,严重时会造成更大灾难。

太阳晒多了,也不好。比方说,我们就有这种感觉,大太阳晒久了,人就蔫了。举个极端的例子,澳大利亚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而那里的人们晒太阳又比较多,因此他们发生皮肤癌的机率就相对要高。同理,CT检查毕竟是辐射检查,一年内剂量过多,也是不好的。象上面说的大太阳,就好比做了过多的CT检查。小朋友更要控制剂量,能不做时尽量不要做;必须做时,也不要犹豫,治疗要紧。

Q4: 4岁的宝宝最近2个月拍了好几次X光片,拍了那么多会有什么副作用吗?辐射会在体内累积,还是会代谢掉呢?拍X光片小孩和大人用量一样吗?

A4: X光片总的剂量来说还是很小的,而且现在的数字化X线设备也很先进,剂量也越来越低。 几次X光片的总剂量对小朋友来说没有太大影响。辐射会有电离效应,从而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剂量小来不及形成累积效应。 机体的新陈代谢会对辐射起到修复的作用,修复不了的也就死亡了,没有后遗症。

拍X光片时,小孩与大人的辐射剂量是不一样。小孩的剂量相对来说比较小一些。 具体的辐射量我好大夫周俊医生认为是根据机器的性能和拍照时使用的参数来决定的。

Q5: 当地医生说给一个5岁的孩子做腰椎CT真的是惨无人道,听着我就开始惶恐不安,特别害怕了,回家上网查资料,之后又开始担心我的无知害了孩子,我该怎么办?

A5: 那位医生说5岁的孩子做腰椎CT是惨无人道的,我好大夫周俊医生觉得这是他对小朋友做CT检查接受的辐射剂量表示的一种夸张性的担忧,也是一种关心方式。其目的还是让大家明白,我们一直宣传的安全剂量是让大家不要过度检查,特别是有放射性辐射的检查,检查多了还是不好的,但是该做的检查还是要做的。做一个CT不会对小孩有明显影响,而且现在CT检查的辐射剂量更低,对小朋友的检查参数还会更低。因此,一方面小朋友尽量少做,另一方面也选择对他剂量尽可能小的检查。

Q6: 今天看到有关X射线检查诱发白血病的说法,我们家长心里开始焦虑。请问6岁小孩拍了X光片该怎么办,有哪些补救的办法啊?

A6: 现在患者拍一张X光片受到的辐射剂量很小,拍了几张片子倒是不会得白血病的。正常人一年接受的宇宙射线(即天然背景)的总辐射量比拍一张X光片的剂量要大很多倍。

如果真有说的这么厉害,那做CT的人都没法活了。只是说小孩子要注意辐射剂量。其实也没什么要补救的,没有关系的。我好大夫周俊医生觉得,平时可以多吃些水果和蔬菜,它们都是抗氧化剂的食物,也是我们日常最不应该忽视的东西。

Q7: 7个月婴儿拍了X光片,如果可以的话,需要多久能够稀释体内辐射?请问怎么知道他修复好了吗?会不会长大了有损伤?

A7: 没有稀释一说,因为X光的辐射是一次性的,它穿过人体就没了。人体自己会修复轻微的辐射损伤,只有量大了就修复不过来,才会生病。而一次X光检查时轻微的辐射损伤,宝宝检查一次是没问题的,不会有后遗症的。其实,人的一生每天都是处在细胞死亡和更新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就是人长大、皮肤变好、身体变弯、皮肤粗糙和皱纹变多等,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在短时间是看不出来的。我好大夫周俊医生觉得没必要因噎废食,在关键时刻把孰轻孰重搞清楚,选择重要的那一部分。

Q8: 8个月男宝宝连拍两次骨盆X线看髋关节是否有问题,对生殖器有什么危害吗?

A8: X线摄片的剂量是很低的,不用担心,不会影响生育的。但是,一般这么小的宝宝,我好大夫周俊医生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也是不建议做X线检查的。

对于怀疑髋关节病变的患者,一般拍片是最佳的检查方案,一是省钱(几十块钱),二是辐射剂量小。不过,髋关节摄片是不好对性腺进行遮挡防护的。鉴于辐射剂量小,又是单次检查,是没有问题的。现在,随着关节MRI(磁共振)技术的推广,也可以到有经验的医院做髋关节MRI进行评估,但是费用相对昂贵。

总之,以后秉承这个原则,18岁之前少做X线检查。但是,生病了,必须做的还得做。病是第一位,辐射是第二位的。对于儿童,短时间内检查次数(辐射剂量总和)要控制。因为一次接受大剂量辐射的危害要大于多次接受小剂量电离辐射。

Q9: 生活中为了避免接触过多的家电,我家里的手机、电磁炉、电脑和路由器等电器设备都不用了,但隔壁邻居的电器和我家仅一墙之隔,它们对孩子会有辐射吗?

A9: 生活中的家电形成的电磁波辐射与我们X光、α(alpha阿尔法)、β(beta贝塔)射线和γ(gamma伽玛)射线的波长并不一样,因而同样是使用辐射这个名称,但是辐射的效果确是家用电器的最小,基本可以忽略。医学相关辐射射线可参考我好大夫周俊医生【一问一答,通俗易懂】十问如何正确理解医学辐射(初始篇)》第一问Q1中的解释。

关于使用家用电器,我好大夫周俊医生以手机为例稍微展开说明一下。它的辐射很小,但是天天用来直接煲电话粥还是不妥的。研究发现听神经瘤与手机使用过于频繁相关,但这个仍存争议。但有一个事实我们是知道的,长期听摇滚或是在高噪音环境下工作,人的听力会出现损害,因此,建议使用耳机🎧或是普通座机。

同理,我们在使用家电时,也并非时时刻刻与家电靠得很近,就算是有辐射,距离防护、时间防护和屏蔽防护以足够我们安心使用它们了。我记得最近的一期养生类电视节目中也有这个例子,主持人开玩笑说大家把家庭地址留好,做完节目他就派人到在座观众家里头去拉走这些电器设备,为大家消除辐射危害,结果大家相视一笑。没有那么大危害,怕到不生活了,至于吗?我好大夫周俊医生说不至于!

Q10: 我看到美国有对儿童CT和致癌率做研究,并发表在柳叶刀上,是说儿童期做过CT的致癌率是没做过的三倍,这篇论文影响还是挺大,不知道您是否看过,您是专业放射医生,您觉得这个可信度怎么样?

A10: 我好大夫周俊医生相信柳叶刀作为权威杂志发表文章的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和可信性。但是实际操作中的现实性,我们会基于没病少做,有病不能不做,做对患者最有利的决定。 之所以您觉得这篇文章很牛、很震惊,主要是以前老百姓太不把这个辐射当回事了。现在大家经济状况好了,了解少一点的人就无所畏惧,而了解多一点的人又过于紧小慎微了。

其实,我们放射科医师一直很注重辐射,但不吓唬老百姓,因为一般的老百姓对它的了解不如您那么深入。这个3倍也是很低的概率,主要是提醒注意,而不是让大家不做正常应该做的放射性检查了。 当然,患者及其家属也可以拒绝,作为医生,我们不强迫患者做任何事情,而是只做专业的建议。

相关文章推荐:

一、《【一问一答,通俗易懂】十问如何正确理解医学辐射(初始篇)

二、【一问一答,通俗易懂】十问医学相关的电离辐射(深入篇)

三、《【一问一答,通俗易懂】十问辐射剂量多少才安全?(终结篇)

作者编后话: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或进一步探讨,谢谢。

本文系周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周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