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西涛 三甲
杨西涛 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介入科

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1369人已读

分类:

传统称谓上的血管瘤实际上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hemangiomas and vascular malformations)两大类。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病变.有着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病程和转归。血管瘤是多发于婴幼儿的良性肿瘤,大多数可自行消退,而脉管畸形是血管结构的发育异常,多在青春期发现,并且不会自行消退。

血管瘤可分为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和先天性血管瘤(congenital hemangiomas)两个亚类,其中婴幼儿血管瘤最为常见。先天性血管瘤较为罕见,出生时即存在病变。先天性血管瘤进一步可分为快速消退型(RICH)和不消退型(NICH)。

根据Waner和Suen的血管瘤分类方法,血管瘤一般分为浅表型血管瘤(位于乳头状真皮层),深部血管瘤(位于网状真皮层或皮下组织),混合型血管瘤(同时具有表浅血管瘤和深部血管瘤的特点)。根据病变范围和数量,还可分为单发型,多发型和节段型。

自然病程:

婴幼儿血管瘤是较为常见的儿童期良性肿瘤,婴幼儿发病率高达2.5%-10%,男女比例为1:3~5,好发于头颈部。婴幼儿血管瘤一般具有自限性,可分为增殖期,消退期及消退后期3个阶段。常在出生后 l~2周出现,在出生后l~2个月时进入快速增殖期,出生后 9~12个月停止生长,随后的 l~5年进入缓慢的自行消退期。据文献报道,至 5岁时,50%以上的血管瘤完全消退,9岁时,90%完全消退,最长消退可持续至12岁。最终 20%~40%患儿残余皮肤改变。部分婴幼儿血管瘤患者病变发展迅速,出现感染、溃疡、坏死、呼吸道闭塞等症状,导致继发畸形、功能障碍等,甚至威胁生命。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杨西涛
杨西涛 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