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登辉 三甲
刘登辉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儿童医院 普外科

血管瘤与血管畸形基本知识

2007人已读

血管瘤及血管畸形基本知识
【概述】
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脉管发育畸形,临床类型及表现多种多样,可见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皮肤皮下最多见。绝大多数血管瘤及时治疗效果很好,少数病人因治疗延误、病灶过大、累及重要器官等,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或难以治疗,少数病例甚至危及生命。
【分类及临床特点】目前国际上将血管瘤分为两大类
一、血管瘤(又称真正的血管瘤)
为毛细血管及内皮细胞增生,生后或2-4周内出现,初为针尖大小红点,以后渐增大,如常见的草莓状(杨梅状)血管瘤,大部分婴儿海绵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占80%)。临床特点:大多数6个月内增大快,6个月以后增长变慢或静止,1-2岁后逐渐自行消退。
二、血管畸形
1.病理特点:来源于毛细血管、静脉、动脉、动静脉瘘,以静脉性最多见。临床常见类型有:葡萄酒斑(鲜红斑痣)、皮下或肌肉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畸形),各种静脉扩张、静脉曲张,蔓状血管瘤等。多于生后即见,随年龄缓慢加重,不能自行消退。
2.临床特点
(1) 毛细血管畸形 ?主要为鲜红斑痣及葡萄酒色斑。多见于头面颈部,边界清楚,面积随年龄增长与身体成比例增大,色泽随年龄由淡红—鲜红—紫兰色,压之易退色,不能自消。
(2)海绵状血管畸形、静脉畸形,皮下、肌肉、内脏组织不同程度的海绵窦状扩张。小静脉,大静脉扩张,挤压包块可暂缩小或消失,随年龄缓慢增大,不会自行消退。
(3)动脉畸形? 以小动脉痣、蜘蛛痣、微动脉畸形多见。
(4)动静脉瘘、蔓状血管瘤? 由扩张的畸形静脉及动脉构成,瘤体及范围较大,可累及全肢体,扪之常有血管博动,皮温升高,可闻及血管杂音。多于生后即见,渐加重,不能自愈。
(5)K-T综合征:即静脉曲张性骨肥大伴血管痣综合征? ? 病变可累及广泛,但多位于下肢,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三联征:葡萄酒色斑、浅静脉曲张、骨和软组织增生,此外还可伴有皮下淋巴水肿或微囊性淋巴管瘤。部分病例可见肢体异常肿大、跛行、患肢慢性溃疡、色素沉着等。
【并发症】
1.溃疡感染:血管瘤生长快,表皮擦破感染、溃疡,遗留瘢痕;静脉曲张,皮肤营养障碍—溃疡经久不愈
2.出血及凝血障碍?? 血管畸形破损出血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种特殊类型低度恶性血管内皮瘤,多见于6月内的婴儿,表现为血管瘤突然迅速增大、扩散,表面紫红、硬 ,似急性炎症状,伴有血小板的明显减少。易误诊为新生儿硬肿、皮下坏疽、蜂窝组织炎。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
3.器管功能障碍及美容损害
头面器管附近肿瘤,尤其是生长快,面积大者,常影响视力,听觉,呼吸,喂养,并可毁容
4.其它:①肝脏及其它大型血管瘤可致充血性心衰
②广泛肢体V扩张可形成V石—硬节疼痛,肢体纤维化、骨化,畸形
③肠道血管瘤——无痛性大量血便
【治疗原则】
控制血管瘤增长,促进消退,保护美容及器管功能
【治疗方法】
1.观察,等待自行消退
血管瘤大多数在生后数年内可自消,婴儿杨梅状、混合性及部分海绵状,如面积小、生长不明显,尤其是已经处于消退期的病例,可首选观察
2.积极治疗
指征:①各类血管畸形;
②血管瘤面积大,增长快,可能损害美容及伴各种并发症者;早期出现增长的血管瘤尤其是头面部血管瘤,及时阻止其发展。
③血管瘤观察中持续增大,无明显静止消退迹象或增长快速者;
(1) 心得安(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儿真性血管瘤,需半年-1年服药,疗效肯定。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及乳膏外用可治疗早期浅表草莓状血管瘤。
(2)糖皮质激素:缩丙酮去炎松瘤内局部注射,泼尼松口服,,地塞米松静脉用药,对真性血管瘤疗效好。局部注射治疗掌握好指征、技巧,多数病例1-3次可治愈。
(3)硬化剂注射? 聚桂醇(或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无水乙醇、鱼肝油酸钠、脲素、高渗糖水等局部注射及介入灌注栓塞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目前各家医院应用经验及效果参差不齐。
(4)冷冻治疗目前仅用于少部分血管畸形
(5)激光治疗? 其优势目前主要限于一些新型激光仪(如脉冲燃料激光、双波长激光、氩激光、强光治疗仪等)治疗鲜红斑痣及葡萄酒色斑。
(6)介入栓塞术? 主要用于血管畸形的治疗
(7)抗癌药物及平阳霉素、博莱霉素注射治疗? 适合于治疗各类血管瘤及血管畸形。药物浓度、剂量、疗程、注射治疗技巧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8)手术治疗? 部分血管瘤及血管畸形可酌情选用
(9)放射治疗及同位素治疗? 由于效果不好,且远期副作用及并发症问题,已为小儿外科界公认的淘汰方法。目前仍有不少成人综合医院在使用此治疗,应引起家长的高度警惕!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刘登辉
刘登辉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儿童医院 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