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认识常见乳腺疾病---乳腺炎篇

发表者:周俊 人已读

(乳腺炎是非常常见的女性疾病,哺乳期乳腺炎严重影响妈妈和宝宝们的身体健康,还有一种非常复杂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更是威胁女性朋友的身心健康。本篇将主要叙述乳腺炎的基本原因,以及其主要治疗方法大概。文章中涉及专业术语较多,患者朋友请勿对文中的疾病症状对号入座,务必遵从你的临床医生的专业治疗。本人后续将继续更新常见乳腺疾病。)

乳腺炎在医学上主要可分为哺乳期乳腺炎以及非哺乳期乳腺炎两种。

1.哺乳期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一般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最为常见。多发生在产后34周或者断奶期,尤以初产妇为多见。乳汁淤积是发生乳腺炎的基础,哺乳方法不当,哺乳不畅,乳腺导管堵塞等情况下,最易发生乳汁淤积,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其次,由于婴幼儿吮吸乳头会导致的局部破损或皲裂等改变,细菌可由此通道直接侵入乳管,进而扩散至乳腺实质。急性乳腺炎初期时常有发热,同时伴有局部乳房症状,比如乳汁淤积不畅或结块,伴有局部乳管阻塞不通。继而乳房局部肿块,并伴有压痛,随着乳房肿块不消或逐渐增大,局部疼痛加重,或有搏动性疼痛甚至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有明显的触痛以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急性乳腺炎常在短时间内局部软化,形成脓肿,可出现乳房跳痛,局部皮肤红肿,肿块中央逐渐变软,出现波动感。如果脓肿在乳房深部,只会出现整个乳房肿胀疼痛,但局部皮肤红肿和搏动不明显,有时候一个乳房内可同时或先后存在数个脓腔。浅表的脓肿,常可穿破皮肤形成溃疡或乳汁自创口外溢出而形成乳漏。深部的脓肿可向乳房和胸大肌侵犯,形成乳房后脓肿,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败血症。

对于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控制感染以及排空乳汁。但是早期的蜂窝织炎和脓肿形成后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

1)早期蜂窝织炎阶段的治疗,主要是抗菌药物治疗。青霉素,红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对婴儿不良反应较小,相对安全。

2)脓肿形成后的治疗。脓肿形成后,引流是第一位的治疗。如果继续单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部分可暂时控制症状,但是不能 消除脓肿,导致更多的乳腺组织被破坏。使用抗菌药物可延迟脓肿的治愈,反对经常使用抗菌药物,因导致形成慢性,厚壁脓肿,很难治愈。脓肿形成后,一定需要暂停哺乳。对于不大的脓肿,可以采用细针多次抽脓,同时予以抗菌素治疗。现在多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细针抽脓可使很多患者治愈,而不需要手术切开引流,但是也存在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对于反复细针抽脓失败,表皮有坏死的脓肿,需要切开排脓。填塞纱布引流,每天换药,同时予以抗生素治疗。对于单发一个较大的脓肿的情况,也可以采用负压引流的方法。

哺乳期乳腺炎的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正确的哺乳方法,不能只吸乳头,避免乳汁淤积,保持乳头清洁,防止乳头损伤以及细菌感染。如有乳头内缩者,应将乳头轻轻挤出后清洗干净。定时哺乳,每次哺乳时候应该将乳汁吸干净;不能吸干净时候,可用手按摩挤出或者吸奶器吸出。如果乳头有破损或者皲裂时候,应该停止哺乳,用吸奶器吸空乳汁,待伤口好了以后再哺乳。

2.非哺乳期乳腺炎

非哺乳期乳腺炎一般不是细菌导致的,常见的是导管周围乳腺炎(也称为:浆细胞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该病无论在临床表现上,还是影像学表现上,很多情况下都和乳腺癌差不多。

1浆细胞乳腺炎是乳管变形和扩张引起的一种非哺乳期非特异性炎症。病情反复,极易复发,治疗相当困难。其病因不明,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脓肿),乳头溢液乳腺瘘或者窦道。肿块多位于乳晕附近,常常合并有乳头内陷。在某一些病人中,乳头溢液为首发早期症状且是唯一症状。后期可出现肿块软化形成脓肿,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形成瘘管,脓肿破溃或者切开引流后形成窦道。

浆细胞乳腺炎可分为3期:

  • 急性期,类似急性哺乳期乳腺炎表现,但无发热以及血象增高。

  • 亚急性期,一般为1个月左右,红肿可消退,表现为局部肿块或者硬结。

  • 慢性期,肿块缩小,但仍持续存在,与皮肤粘连,或形成瘘管,经久不愈,可出现乳头回缩,内陷。急性期抗生素治疗部分有效,但大多数无效。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则抗生素治疗无效。

浆细胞乳腺炎的治疗目前主要根据不同类型而定:

  • 肿块型:浆细胞乳腺炎形成的肿块的临床表现一般与乳腺癌的表现难以区分,因此务必空心针穿刺排除乳腺癌。根据肿块位置行区段切除。特别注意的是有溢液者,需要切除乳头内的乳管。

  • 脓肿型:采用穿刺抽脓,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甲硝唑治疗1—2周。脓肿消失后,再行手术治疗。

  • 瘘管型:疾病迁延不愈,比较复杂,一般对于单个瘘管需要行瘘管切除,同时彻底切除瘢痕组织。对于多个瘘管,严重粘连者,行成大肿块的可以行单乳切除,但要慎重。

目前,有研究发现脓肿或者瘘管型有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可以采用抗结核类药物治疗.

2)肉芽肿性乳腺炎

与浆细胞乳腺炎不同的是,肉芽肿性乳腺炎病变只是局限在乳腺小叶而不是在导管,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也是以肿块为主,与乳腺癌等不易区别,因此一定需要穿刺排除乳腺癌肉芽肿性乳腺炎经病理确诊后,细菌培养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以使用皮质醇类固醇激素治疗,缩小肿块,促进伤口愈合,缩小手术范围。一般可用泼尼松或者甲泼尼松治疗

本文是周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