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罗凌惠 三甲
罗凌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认识分泌性中耳炎

6581人已读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里面产生积水了,我们称之为分泌性中耳炎。这种积水是生病的耳朵自己产生的,和洗澡进水一点关系也没有。

为什么会得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好发于小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下降。小孩和成人的病因不大一样,小孩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腺样体肥大引起,而成人可能由于鼻窦炎、鼻息肉或者鼻咽部肿瘤所导致。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危害?

分泌性中耳炎会导致听力下降,早期表现为传导性耳聋,后期可能因为毛细胞的受损出现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聋。对儿童来说危害就更大了,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言语发育,所以早期发现显得尤为重要。分泌性中耳炎还会导致粘连性中耳炎、胆脂瘤等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状呢?

主要表现为耳闷塞感,有的患者可能出现听力下降或者耳鸣等症状。但是儿童患者症状就没有那么明显,不容易早期发现,所以家长的细心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发现孩子近来特别不听话,说啥都不理,或者上课不好好听讲,成绩下降,可能需要到耳鼻咽喉科去检查一下耳朵了。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诊断?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鼓膜往往呈现出特殊的改变,医生首先会细心地检查鼓膜并作出初步判断,随后也会借助仪器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声导抗是一项准确率很高的检查手段,在首诊和复诊中可能会反复用到。纯音听阈可以评估患者的听力情况,有助于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对于成人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需要常规行电子鼻咽部检查,便于早期诊断鼻咽部肿瘤性病变。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的自愈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治疗。对于那些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发疾病尤其需要积极治疗,比如鼻窦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等。定期复诊也是非常重要的,便于在危害产生之前及时干预。长期不愈的分泌性中耳炎或者已经有听力障碍了,这时候医生根据病人情况会建议鼓膜置管术。鼓膜置管的目的是帮助患者中耳建立另外一个引流通道,给黏膜充分的时间让其恢复正常功能。通常通气管放置的时间是一年,这期间需要定期复诊了解通气管是否通畅、是否在位。对于同时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往往建议同时行腺样体切除术效果更好。

本文系罗凌惠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罗凌惠
罗凌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