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SSA和SSB抗体透过胎盘对胎儿的危害
据统计,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及抗SSA和抗SSB抗体阳性母亲,妊娠期间胎儿发生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或出生婴儿发生新生儿狼疮的风险为1-2%。抗SSA和SSB抗体阳性母亲,如果曾生产心脏型新生儿狼疮的,则再次生产心脏型新生儿狼疮的概率高达15%。抗SSA和抗SSB抗体也可透过胎盘对胎儿心脏传导系统造成影响,使其产生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的风险增加。
一般,胎儿心脏传导阻滞在妊娠18-24周之间发生。因此,临床中应该对胎儿监测以发现是否有心脏传导阻滞。建议在妊娠16-24周间,应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监测胎儿心脏结构及传导情况。而羟氯喹(HCQ)200mg/次,2次/天,是目前唯一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心脏型新生儿狼疮的抢先治疗手段,研究表明HCQ可降低心脏型-新生儿狼疮的总体风险。在备孕时就应开始用药,最迟应在妊娠6周至10周期间开始使用HCQ。
新生儿狼疮主要的皮肤表现为眶周融合性、鳞屑样红斑,皮疹常在出生后 4-6 周出现,好发于曝光部位,其特征性皮疹呈“浣熊眼”,也可以累及躯干和四肢。而新生儿狼疮最重要的并发症是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抗SSA和抗SSB抗体阳性的患者,首次妊娠者胎儿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病率为0.5-2%。虽然新生儿狼疮中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但怀疑是抗SSA和/或抗SSB抗体结合至胎儿心脏组织,导致房室结及其周围组织发生自身免疫性损伤所致。
新生儿狼疮的系统受累除心脏外,皮肤、血液和肝胆系统的病变往往是暂时性的。有皮损的宝宝需避免日光直射,必要时可外用激素,但不推荐使用全身激素。而心脏受累,心动过缓失代偿的患儿,有2/3需要植入起搏器。
宝宝抗体也检测出阳性并不意味着宝宝就一定会发生新生儿狼疮,也不意味着以后得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风险会增高。新生儿狼疮发病主要由于母体中的SSA和/或SSB抗体经胎盘途径转移所致。宝宝此时的抗体,主要来自妈妈,并不是自己产生的。这些抗体往往在宝宝6个月后才会从体内消失。但是,需要注意动态观察宝宝的自身免疫性抗体,如果抗体长期阳性,宝宝日后发展为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则会增高。
研究提示,可在抗SSA和/或SSB抗体阳性的女性乳汁中检出大量的这些抗体,但没有证据显示新生儿狼疮是由母乳喂养所致或会因母乳喂养而加重。因此,并不反对母乳喂养。
本文是刘宏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