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卵巢癌
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被称为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也被称为女性健康的三大杀手。其中卵巢癌的发病率最低,但是死亡率最高,其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近十年来,我国卵巢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逐渐趋于年轻化。
卵巢癌可发病于任何年龄的女性,多见于围绝经期的妇女,20岁以下的患者少见。其高危因素一方面是生育因素,未产妇、初潮过早、绝经过晚的人群一生中排卵次数增加,患卵巢癌的风险增高。另一方面,遗传因素对卵巢癌发病的作用研究是最为确切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卵巢癌与遗传因素有关。有证据表明,一级亲属患卵巢癌的人群,其患卵巢癌的风险会增加5%。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激素替代治疗、高脂饮食、肥胖等。
卵巢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出现症状就医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早期卵巢癌常合并消化道症状,如腹胀、食欲不振,腹痛常不明显。有的患者可以出现外阴及下肢水肿,或者月经周期的改变。随着疾病的进展,肿瘤逐渐增大,症状越来越明显。晚期卵巢癌患者常常合并腹水,腹部膨隆,触诊可触及质硬包块。患者迅速地消瘦,乏力,甚至形成恶液质。肿瘤增大会出现明显的压迫症状:压迫神经可出现腰腹疼痛;压迫膀胱出现排尿困难;压迫直肠出现便秘或排便困难。
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加化疗的综合疗法,辅以放疗及中药等辅助疗法。其预后与分期、手术满意程度以及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卵巢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90%,而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则不足30%。由此可见,早期发现卵巢癌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预后,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早期发现呢?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有效的卵巢癌筛查手段和早期诊断方法,大部分的早期患者是在查体中或良性肿瘤术中无意发现的。目前主要的筛查指标有两种,一种是糖类抗原CA125,是卵巢上皮癌的指标,但是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差,在非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胸腹水等疾病中也可升高,且早期卵巢癌患者有50%CA125可以不升高。另一种是经阴道超声(TVS),它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卵巢的体积,且无创,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超声本身的局限性,不能分辨良、恶性肿瘤,不能发现卵巢大小正常的病变,且主观性强,作为筛查手段假阳性率高、特异性差。综合两种筛查方法的特点,有学者提出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进行卵巢癌的早期筛查。目前,在英国,一项关于CA125与TVS联合进行卵巢癌筛查的相大型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结果将在今年下半年公布,希望能够带来好的消息。
卵巢癌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所以也不存在一级预防措施。对于具有遗传高危因素的人来说,可以考虑预防性的切除卵巢,避免癌症的发生。另外,有研究证实口服避孕药对于卵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卵巢癌发生率。对于广大妇女同志来说,应该定期进行查体,建立积极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多吃含钙量多的食物如牛奶、虾皮、豆制品等。围绝经期妇女,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腹胀、消瘦,特别是有腹水的患者,如胃肠道检查无异常,应进一步进行妇科B超检查,排除卵巢癌的发生,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