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颞下颌关节弹响/盘移位的认识和治疗策略(二)
对于颞下颌关节盘弹响/盘移位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对于是否一定追求恢复“关节盘正常位置”也一直在探讨。
马绪臣教授认为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移位的治疗,应该坚持以患者付出最小代价而最大获益的原则,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恢复关节功能作为最重要的治疗目的,而不是将“恢复关节盘正常位置”作为治疗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一点,和我们康复科的治疗目的十分契合,目的都是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而对于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关节盘移位患者,不宜人为地干扰或破坏患者经自身适应性改变而逐渐形成的内稳定状态,坚持以可逆性、非手术的治疗方法为主要治疗方法的原则,坚持个体化、“程序化”或“逐步升级”的治疗原则,坚持在治疗中全面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和精神心理状况的原则。
对于TMD,我们康复科目前主要采用“3M”现代物理治疗方法,治疗策略上不追求在影像学上的“复位”,而是通过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恢复患者关节的功能,因此,该方法符合可逆性的、非手术的、“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物理因子治疗(Modality)包括超声波治疗,超短波治疗,低、中频电疗,磁疗,湿热敷等,其主要作用是抗炎和镇痛。
手法治疗(Manual therapy)主要有软组织松动术(Soft tissue mobilization)和关节松动术(Joint mobilization )等,作用是放松肌肉以及改善颞下颌关节的活动范围。
运动疗法(Movement therapy)主要有肌肉力量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其目的在于训练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恢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运动。
本人是康复科一名物理治疗师,开展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个体化”治疗已经5年,对于TMD的治疗有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我认为物理治疗并不是万能的,物理治疗只是众多TMD治疗方法中的一员,对于TMD的治疗,还需要口腔科,心理科等多学科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为不同问题的患者“个体化”的治疗。
本文是李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