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龙主任医师参编--淋菌性及非淋菌性尿道炎
一、淋菌性尿道炎
淋菌性尿道炎(gonococcal urethritis, GU)是由淋病奈瑟菌(淋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炎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病之一。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天然宿主。不但有症状的患者通过性接触感染对方,无症状的患者同样也可以传染他人。临床上约有5%~20%的男性和60%以上的女性感染者无临床症状,这类感染者是重要的传染源。淋球菌侵入人体后,借助其菌毛、外膜蛋白Ⅱ和IgA分解酶与上皮细胞黏附,然后被柱状上皮细胞吞食。在细胞内淋球菌大量繁殖,导致细胞溶解,然后细菌释放到黏膜下间隙,引起黏膜下感染。通过内毒素脂多糖与补体、IgM的协同作用,引起多核白细胞浸润、黏膜红肿、糜烂、上皮细胞脱落,形成典型的尿道脓性分泌物。
根据淋球菌感染部位和病情,临床上淋病通常分为四类:
1. 无并发症淋病:(1)男性:淋菌性尿道炎、尿道球腺炎、包皮龟头炎。(2)女性:淋菌性宫颈炎、尿道炎、外阴阴道炎、尿道旁腺炎、前庭大腺炎。
2. 有并发症淋病:(1)男性:淋菌性前列腺炎、尿道球腺炎、精囊炎、附睾炎、尿道狭窄。(2)女性:淋菌性盆腔炎(包括淋菌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脓肿、腹膜炎)。
3. 生殖器以外部位淋病:淋菌性结膜炎、咽炎、直肠炎、皮炎、肝周炎。
4. 播散性淋病:淋菌性关节炎、败血症。
淋菌性尿道炎潜伏期一般2~10天,平均3~5天。临床表现为尿痛、尿急,排尿时有烧灼感,尿道有黄色脓性分泌物,尿道口红肿,男性患者可出现包皮龟头炎,严重者腹股沟淋巴结红肿疼痛,少数患者可出现后尿道炎、发热、全身不适等。男性患者早期取尿道分泌物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见多形核白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有初步诊断意义。病期较长的男性及全部女性患者均应进行淋球菌培养,培养阳性者可确诊。如不能获得分泌物,可从尿道内采取标本做培养或行尿的沉渣检查。PCR法对淋病的早期诊断有较大作用,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同时还要注意,约20%~40%的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合并有沙眼衣原体感染。
近年来,我国淋球菌耐药监测资料表明,淋球菌对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为普遍,因此不主张使用这些药物来治疗淋菌性尿道炎。治疗推荐方案:大观霉素2g, 一次肌注;或头孢曲松钠250mg, 一次肌注;或头孢噻肟1g, 一次肌注。替代方案:头孢克肟400mg, 一次口服。如果沙眼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应同时加抗沙眼衣原体药物。性伴如有感染应同时接受治疗。
二、非淋菌性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NGU)的主要病原体为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潜伏期1~3周,平均10~12天。表现为尿道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并有尿痛、尿道不适、尿道内瘙痒等症状,约10%的患者无症状,分泌物过少者,可在晨间排尿前进行检查。如果分泌物涂片染色及培养均未发现淋球菌,而每个油镜视野下尿道分泌物革兰染色显示白细胞≥5,或首段尿白细胞脂酶阳性,或首段尿尿沉渣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10,可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培养、抗原检测和PCR对于确定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治疗推荐方案:阿奇霉素1g,顿服;或多西环素 100mg,每日2次,共7天。替代方案:氧氟沙星300mg,每日2次,共7天;或红霉素500mg,每日4次,共7天。性伴如有感染应同时接受治疗。
本文节选自湘雅医院 王龙 副教授参编的相关泌尿外科专著。
本文是王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