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义民
刘义民 主任医师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肝癌治疗的MDT时代来了

2445人已读

外科手术:肝癌治疗的第一选择

前不久,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一位60岁男性患者,有20多年慢性乙肝病史,肝硬化病史5年、在慢病随访中经增强CT及磁共振检查,发现肝内1.5cm结节样病灶,恶性征象不典型,经肝病“MDT”会诊,并经超声造影及肝穿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小肝癌”。肝脏功能略差。外科团队决定,充分术前准备,改善肝功,成功实施了肝癌切除手术,患者恢复良好。

手术切除仍是肝癌治疗的首选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外科刘义民主任介绍,目前,对于肝癌的治疗应该是一个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体系。也就是说,对于有手术机会的肝癌,应该首先进行外科根治性手术,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配合其他相应的辅助治疗手段。但在临床上,大多患者一旦发现患有肝癌,就已经丧失了手术机会,留下了遗憾。

目前,全球每年新发现肝癌100万例左右,仅我国就有50万左右,而这其中只有不到20%的患者适宜进行外科手术,其他患者均因发现较晚、肝脏代谢和储备情况不佳及肿瘤位置等因素无法进行手术。所以,肝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至关重要,根据统计经过手术切除根治后的小肝癌患者3年生存率可达70%。

肝病患者定期随访是早期发现肝癌的关键途径

刘义民主任介绍,除了肿瘤位置等因素外,肿瘤发现的早晚是能否进行外科手术的重要因素。所以,携带乙肝病毒、四十岁以上的高危人群,至少每年要进行一次体检;肝功能不佳、病毒载量较高、四十岁以上患者,每半年就需要接受肝功能、肝脏生化、肝脏超声等检查。

刘义民主任介绍,有针对性的放射增强影像检查,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更具意义。现有的检查手段已经比较成熟,小到5毫米的肿瘤都能在CT或核磁共振上发现,因此,说绝大多数的影像检查结果是非常准确的。尤其是近年来,通过超声造影结合肝脏组织活检,大大增加了肝脏结节的明确诊断率。

慢性肝病管理,早期发现肝癌争取手术机会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除了早期发现肿瘤外,患者身体状况也直接决定了能否承受手术。实际上我国如此高的发病率与我国乙肝病毒感染人群比例高是有关系的。乙肝病毒感染以后,会导致肝脏的纤维化,从而引起肝硬化,进一步有可能发展成肝癌,这就是乙肝到肝癌的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所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肝癌患者中95%的患者是具有肝炎背景的。

刘义民主任说:所以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长期、科学随访十分重要,这不仅能够在出现肝癌的时候早期发现,更能够在病情变化时进行相应的治疗,控制和延缓病情的发展。我院成立的慢性肝病健康管理中心就是通过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定期、有效的管理使慢性肝病患者减缓或预防其演变为肝硬化;使肝硬化患者减缓发展进程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预防其发展成肝癌;即使已经患了肝癌,也要通过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从而延长生命。

内外兼治、多学科并进,MDT为患者精准治疗

刘主任强调,除了手术切除,肝癌的治疗应该是综合和系统的,还要强调个体化治疗。尤其是对于具有肝病背景的肝癌患者来说,术前、术后对于肝脏的内科、介入等综合治疗也十分重要。

那么,究竟应该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手段呢?自2015年以来,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肝癌MDT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充分发挥肝病专科医院的优势,通过内科、中医科、介入科等学科技术优势治疗,让患者改善肝功能转变病期,为进行下一步的手术等治疗奠定基础。

实际上,肝癌MDT诊疗的推进和运行,不仅需要诊疗学科全面,而且技术水平也必须过硬。市六院的肝病学科是大连市一级医学重点学科,医院是东北地区为数不多的包括肝病内科、肝病外科、放射介入科、内窥镜诊疗中心、ICU病房及血液净化中心等多学科的功能齐全、技术精湛的肝病综合诊疗医院。

肝病外科团队在肝胆外科专家张勇院长的带领下,以肝癌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及胆道系统疾病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开展了半肝切除,肝门部肿瘤切除,肝叶、肝段切除手术技术,以及各种胆道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门脉高压断流等手术。医院外科的肝切除、脾切除及门奇静脉断流术等技术,在大连市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医院开展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术中肝癌局部消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ERCP诊治等精准技术,延长了肝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刘义民:肝病外科主任、主任医师。1983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兼任辽宁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大连普外专科分会委员。从事普外科、肝胆外科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肝癌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并发症等各种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胃肠道肿瘤、肛肠疾病、甲状腺、乳腺疾病等各种外科手术治疗。曾获得多项市级科研奖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

出诊时间:总院门诊 每周四上午(平诊)

刘义民
刘义民 主任医师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