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李光荣 人已读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制定的《中枢性性早熟诊治指南》,性早熟的定义是:女孩于8周岁以前,男孩于9周岁以前出现性征,或女孩月经初潮发生在10周岁前。所以,根据这个定义来看,目前越来越多的孩子提前发育,而且发育的年龄越来越早,严重影响了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成为医学界越来越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
性早熟发病率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体遗传背景、社会经济条件、环境污染、社会文化、宫内发育、肥胖等,其中,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 EEDs)是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类化学物质,能够引起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其特殊的生物学性质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EEDs是儿童性早熟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EEDs是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类化学物质,能够干扰天然激素的合成、功能转化、代谢等过程,引起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目前已证实的EEDs约80余种,按来源,可以分为以下4类:
1. 天然雌激素:如雌二醇、雌三醇等。
2. 植物性和真菌性雌激素:如异黄酮、玉米赤霉烯酮等。
3. 人工合成雌激素:如己烯雌酚、炔雌醇等。
4. 环境化学污染物:(1)表面活性剂降解物,如壬基酚(4-NP)、辛基酚(4-OP);(2)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如DBP、DEP、DEHP、DCHP等;(3)合成树脂原料如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PBBs)等;(4)农药,如有机杀虫剂、除草剂等。
随着工业的越来越发达,EEDs的分布也是越来越广,而且EEDs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降解缓慢,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提前发育,而且发育的年龄越来越早的一个重要原因。
EEDs日益泛滥的现状迫切需要得到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尽快完善相关产业及环保方面的政策法规,认真地监督实施,将有害物质经过妥善处理后再排放,从源头上杜绝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这是根本的积极防治措施。但是,EEDs的治理,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我前面也讲过了,环境中的EEDs化学性质十分稳定,降解缓慢,孩子们仍然会长期暴露在EEDs之中,因此,我们只能从自己做起,保护好自己。我的建议是:
1. 均衡饮食,不偏食,不挑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富含纤维素的蔬菜瓜果可以加速体内垃圾排泄;
2. 雌激素含量较高的食品,如豆制品、肉类食品摄入要适当。研究发现,偏爱吃肉食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性早熟,这是因为,生物界内食物链蓄积效应可导致食物链顶端的动物体内蓄积大量多种雌激素,人类食用动物肉制品后,在体内产生类似天然雌激素效应的物质,诱发性早熟。
3. “大补有隐忧,不可取”。 现在都一个孩子,有的家长,特别是经济条件优越的,对保健品都比较重视,希望孩子长得高一些,壮一些,少生病,所谓“先天不足后天补”,给孩子进食很多蜂蜜、人参、牛初乳、蜂王浆、鸽子、鳝鱼之类食物,其实是不足取的,因为这些食物里,有的含有雌激素比较高,外源性雌激素摄入过量,也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4. 反季节蔬菜和水果要少吃或不吃。冬季的西瓜、橙子,春天的香蕉、苹果、桃子,几乎都是在“催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食用。
5. 远离洋快餐等垃圾食品。洋快餐、碳酸饮料等垃圾食品除了会造成孩子龋齿、骨钙丢失等问题外,洋快餐中的肉类,多为催长;洋垃圾中过高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
6. 多参加体育运动,维持正常体重。为什么肥胖的儿童更容易性早熟呢?那是因为青春期要在达到一定的体重和脂肪分布水平时才会开始,如果一个8岁女孩体重达到了12岁的水平,她就有可能提早进入青春期。此外,肥胖儿童体内的蛋白质水平较高,某些蛋白质通过刺激下丘脑和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和促卵泡激素,促进孩子提早发育。
本文是李光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