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时华_好大夫在线
4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论文精选

PCOS中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和炎症反应

发表者:鲍时华 人已读

摘要:大约有5-10%的育龄期女性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虽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不是PCOS的诊断标准,但是对于PCOS的病理生理机制而言非常重要。使用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可以改善PCOS患者的代谢和排卵情况。研究显示,PCOS患者循环中的免疫炎症因子含量较高,如CRP、TNF-a、PAI-1。且PCOS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与炎症反应的降低有关。

图片.png

PCOS常见于育龄期女性,以无排卵/稀发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根据修订后的PCOS诊断共识,只有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两个方能诊断为PCOS:

1)不规则排卵/无排卵;

2)高雄激素血症和/或多囊表现;

3)应该排除其他雄激素过多的疾病,如非经典的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和分泌雄激素的肿瘤。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多囊卵巢不是PCOS的一个必要特征,许多多囊卵巢的妇女没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中的高雄激素可能伴有皮肤特征,如多毛,同时约有一半的PCOS患者超重。不规则排卵则表现为月经不规律或者停经,可占到PCOS患者的40%左右,这与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持续雌激素暴露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的持续增生,引起月经量过多。

1980年Burghen首次阐述了高胰岛素血症、IR和PCOS之间的关系。约有20-40%的PCOS患者糖耐量结果异常,这一发病率是正常女性的七倍。且肥胖的PCOS患者IR程度要比非肥胖的PCOS患者更加严重。Ehrmann等人发现部分PCOS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IR与胰岛素受体功能缺陷有关,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激活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在特定酪氨酸残基上发生自动磷酸化。活化的受体可激活胰岛素受体底物(如IRS-1、2、3)启动下游信号。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IRTK)的异常活动会导致IR的发生。

关于PCOS患者脂肪细胞的研究发现,病理状态时脂肪细胞对胰岛素脂解抑制作用的敏感性降低以及脂肪细胞对葡萄糖摄取的最大速率降低。Lin等人的研究显示:与正常人相比,PCOS患者的颗粒细胞分泌胰岛素相关乳酸含量降低。此外,由于IR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刺激了卵巢卵泡膜细胞,导致雄激素分泌过多。而过量的雄激素会干扰卵泡成熟的过程,从而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

PCOS、不孕和早期自然流产

PCOS是女性不育症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已知稀发排卵是引起不育症的主要原因,而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均可增加排卵率。二甲双胍也可以改善PCOS患者FSH刺激后的获卵数、提高妊娠率。而关于TZD对妊娠率的影响还在研究中。

PCOS患者早期自然流产风险较高,这可能与其子宫环境不佳有关。升高的PAI-1水平与PCOS复发性流产无关。但是,由于PAI-1水平升高引起的低纤维蛋白溶解可能导致胎盘微血栓形成,因此导致胎儿发育不良。二甲双胍能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和卵子质量,减少孕早期流产的发生。

PCOS、免疫炎症和心血管疾病

IR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现在被认为是炎症性疾病,而IR也与血液中炎症介质的水平升高相关。Gonzelez等人指出,与对照组相比PCOS妇女脂肪组织分泌的TNF-α的水平升高,而且瘦型的PCOS患者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肥胖PCOS患者的TNF-α水平与正常组相似。Kelly等人报道了PCOS患者的CRP水平和t-PA水平增加,PAI-1活性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使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后,CRP组间差异不明显,但t-PA仍然保持着差异。Glueck等人证实,PAI-1活性是PCOS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虽然上述研究表明PCOS与炎症增加的状态有关,但临床研究尚未明确证实PCOS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现有研究已经显示TZDs可减少肥胖糖尿病患者的炎症反应、减少颈内动脉内膜厚度,使血管内皮功能正常化,并改善纤维蛋白溶解和凝血参数。罗格列酮治疗26周后可降低MMP-9和CRP水平。在PCOS患者的研究中,曲格列酮降低了PAI-1水平并改善了血管舒张功能。TZD在PCOS中的作用可能与炎症反应的减少有关。关于二甲双胍的研究也显示降低PCOS患者的PAI-1和CRP水平。

结论

虽然IR不是PCOS诊断标准的一部分,但其在PCOS发病机制中的不可或缺。过去PCOS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抗雄激素治疗和对症治疗:人工周期以及促排卵。减肥可能有助于PCOS的治疗。此外,相当大百分比的PCOS患者较瘦但仍然伴有IR,胰岛素增敏剂有助于PCOS的治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4-23